<p class="ql-block">中考最后冲刺,哪一科目提分最快,可能99%的人都理解错了</p><p class="ql-block"> 笔者作为深耕中学语文三十多年的一线高级语文,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和体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先说语文学习的“慢”</p><p class="ql-block"> 学习语文的慢,就是积累慢。语文博大精深,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戒急须韧,忌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刚开始学习,短期内很难立竿见影,就像成功学上的三大定律"金蝉定律""荷花定律""竹子定律"一样,厚积才能薄发,没有一定知识积累,一切无从谈起。尤其是语文中的字词积累、素材储备、语感、表达能力的提升,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举个例子来说,你今天学个词语、听个故事,明天不一定就能用到,我们今天分析一篇课文,明天考试不一定就能关联,甚至永远也考不到,但这不等于没用,只是考不到或者无法考到而已。</p><p class="ql-block"> 二,语文的快,是提分快</p><p class="ql-block"> 作为有一定知识积淀和语文素养,单单是考试分数不高,仅仅需要提分来讲,语文则是最容易提高的学科。</p><p class="ql-block">因为,语文有两个优势,衔接性不强,容易听懂。考试能力更多是讲方法和策略,学生如果重视,会运用这些技巧,语文提分是还是很容易的。要知道语文评卷主观性最强,做题技巧性强,尤其是阅读理解和作文。</p><p class="ql-block">语文得分能力需要才华,更需要的是考生的设计能力和良好的应试心态。比如作文,要针对评分标准来设计来写作,做到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有的放矢。这应对方法很容易操控,考生略微注意一下,达到一类作文标准并不难。</p><p class="ql-block">说细一点, 比如记叙文作文的“靓题”“凤头”“猪肚”“豹尾”,怎样避免跑题,怎样快速立意、构思,怎样彰显文采等等;比如阅读理解中的:“如何多角度答题”,“如何答规范”“如何答全面”“如何答具体”之类,有经验的老师一点拨,学生实操起来并不难,他们带着技巧上考场,很容易获胜。</p><p class="ql-block"> 但切记,前提,就是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基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附录:</p><p class="ql-block">记叙文阅读“理解一点通”</p><p class="ql-block">1、概括故事情节﹑内容</p><p class="ql-block">2、文中句子,段落的作用</p><p class="ql-block">3、分析加点字表达效果</p><p class="ql-block">4、赏析优美语句(批注,划线句子表达效果)</p><p class="ql-block">5、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人物形象 谈谈你的评价看法</p><p class="ql-block">6、句子的含义</p><p class="ql-block">7、加点词语的含义(含解词)</p><p class="ql-block">8、标题的作用与含义</p><p class="ql-block">9、环境描写的作用</p><p class="ql-block">10、景物描写的方法(角度)</p><p class="ql-block">11、线索及其作用</p><p class="ql-block">12、记叙的人称,好处与作用</p><p class="ql-block">13、记叙的顺序,好处与作用</p><p class="ql-block">14、分析 探究文章的主旨(中心,写作目的)</p><p class="ql-block">15、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p><p class="ql-block">16、启示,感悟</p><p class="ql-block">17、根据上下文补充情节</p><p class="ql-block">18、修辞</p><p class="ql-block">19、描写</p><p class="ql-block">20、表达方式</p><p class="ql-block">21、表现手法(文章的写作手法)</p><p class="ql-block">22、详略(为什么这样安排)</p><p class="ql-block">23、为什么这样做、认为(原因) </p><p class="ql-block">24、次要人物(其他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p><p class="ql-block">25、读了本文,你想对文中的某某,说些什么</p><p class="ql-block">26、分析语言特点</p><p class="ql-block">27、伏笔及其好处(作用)</p><p class="ql-block">28、悬念及其好处(作用)</p><p class="ql-block">29、连续几个词语或句子、段落,顺序能否调换</p><p class="ql-block">30、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作用是什么</p><p class="ql-block">31、为什么这样写,或写这些内容(用意,目的) </p><p class="ql-block">32、你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说出理由</p><p class="ql-block">33、某个情节在文中的作用</p><p class="ql-block">34、谈谈你对某句话的理解。</p><p class="ql-block">35,下列说法那一项是正确或错误的(选择)</p><p class="ql-block">36、开头,结尾的作用</p><p class="ql-block">37,选材,布局(组织材料),表情达意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想法,请留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