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80年的那个冬天,我背着行囊走出村庄,踏上了新的工作征程。自那以后,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时刻,记忆的潮水总会漫过心堤,将我带回那段在老家农村开12马力红色拖拉机的岁月。</p><p class="ql-block">那台红色拖拉机,是生产队里最亮眼的存在。每当跨上驾驶座,握住粗糙的方向盘,奋力摇动点火发动,听着发动机“突突突”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起,一种别样的豪情便在心中激荡。在广阔的田野上,它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钢铁战士。春天,我驾驶着它在雅鹿山陡峭的盘山小路上为土地运肥料,身后漂起一阵阵尘烟,受到惊吓的小鸟四散飞去,仿佛在告诉人们,我在为播种提供希望;夏天,拉着满满一车的麦捆,在金黄的麦浪里穿梭,车轮碾过麦茬,扬起阵阵尘土;秋天,它又载着丰收的果实,沉甸甸的玉米、饱满的谷子,在乡间小路上颠簸前行,欢快的“突突”声像是在为丰收歌唱;农闲时就跑运输,从山上运石子去小钢联,再从钢联拉生铁块去东站发火车。更美好的事还是与我的两位女同学冬梅、爱翠朝夕相处共同劳动,青春的日子充满朝阳。与拖拉机相伴的日子里,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身上也总是沾满机油和泥土的味道,但那时的快乐纯粹而简单,每一次出发与归来,都饱含着对土地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期待。</p><p class="ql-block">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到了退休的年纪。告别了忙碌的工作岗位,本以为可以享受悠闲宁静的退休生活,可心底却总有一份难以言说的渴望在悄然生长——我想再次体验开小拖拉机的感觉。如今,城市里车水马龙,到处都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早已寻不见那熟悉的“突突”声。但那红色的身影、轰鸣的声响,以及在田野间驰骋的畅快,却愈发清晰地萦绕在脑海。我怀念的不仅是开拖拉机的过程,更是那段与土地亲近、与自然对话,充满激情与汗水的青春岁月。我多么希望能再次握住那熟悉的方向盘,让拖拉机载着我,在记忆与现实交织的田野上,重新找回那份遗失已久的炽热与感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