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必有一禅</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973382</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记得朱自清先生笔下那个令人动容的《背影》吗?文中那个在浦口站蹒跚翻越月台的背影,道尽了多少离愁别绪。而今,浦口站已成为文艺青年们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细读这篇经典,不禁让人感慨:倘若当时扬州已有铁路贯通,作为扬州人的朱自清又何必辗转至浦口搭乘津浦线?那字里行间流露的无奈离情,何尝不是整个扬州城被呼啸而过的工业时代列车遗落的缩影——当周边城市都沉浸在火车汽笛声中时,这座千年古城却只能在码头汽笛声里,咀嚼着被时代抛下的落寞与不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扬州曾经有过与铁路第一次握手的机会,1898年,直隶总督王文韶上书清政府修筑天津至镇江的“津镇线”铁路。得到清廷批准。津镇线的南段进入江苏的线路为:淮安--宝应--高邮--扬州--镇江。但在最后,清政府弃“津镇线”,改修津浦线。原因是扬州的富甲乡绅、盐商不愿铁路经过扬州,而使铁路绕道。扬州痛失了第一次和现代交通、现代文明接轨的机会,痛失了再度成为交通枢纽的地位。它无情地决定扬州在100年里的命运,也成为了扬州这座城市记忆中的关于铁路的伤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8年4月,扬州联合南京、泰州和南通,共同提交将“宁启铁路”建设请示报告。2001年7月,国务院通过了建宁启铁路项目建议书。2004年4月18日宁启铁路南京至扬州试运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南京铁路分局选派的管理人员,我有幸全程参与了宁启铁路的运营筹备工作。这段经历让我得以亲历扬州站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从最初踏勘时脚下的一片黄土,到如今矗立在人们眼前的现代化空港式车站,每一个建设节点都历历在目。2003年,伴随着第一根桩基的打入,扬州站正式破土动工;2004年3月,这座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站房如期竣工;4月18日,车站投入试运营,开出首趟进京列车;最令人难忘的是同年5月1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亲临现场,为扬州站落成剪彩揭幕。那一刻,站前广场人潮涌动,彩旗飘扬,整个扬州城都沉浸在圆梦铁路的喜悦之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自古以来,扬州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繁华胜地,既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绝美风雅,又兼具“春风十里扬州路”的富庶风流。这里四季分明,阳光和煦,雨水丰沛,气候温润宜人,是一座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舒适的宜居之城。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扬州站的设计,用浅蓝色与香槟色交织的外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雅致,既现代又蕴含江南韵味。站前广场绿意盎然,草木葱茏,如展开的画卷般诗意盎然,让南来北往的旅客还未深入城市,便已感受到这座千年名城的温润与生机。当时连云港站站房改造工程设计组到扬州站参观,说是铁路总公司推荐他们来参观学习,果然,之后铁路车站改造、高铁站建设格局基本都以扬州站为蓝本,使得铁路车站产生了质的飞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时间的推移,宁启线单线闭塞区间的运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2015年12月27日,宁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动车组联调联试,第一辆和谐号动车驶入扬州站。2016年5月15日,宁启复线电气化工程完成,扬州站正式开通运营动车组列车,动车组开进扬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扬州工作的那段岁月里,我深深被这座古城人民对铁路的热切期盼所感动。记得市领导们常常顶着烈日或冒着风雨,亲自到扬州站建设工地现场办公,为工程建设排忧解难;市政府一位副秘书长更是风雨无阻,每日必到施工协调会现场督战。最令人动容的是,有一次我们的工程车不慎误入市区禁行路段,执勤交警看到车身上“宁启铁路”的标识时,不仅没有处罚,反而亲切地叮嘱我们注意安全。当Z30次列车终于鸣笛启程,载着扬州人民的梦想驶向北京时,这座千年古城沸腾了——多少代人“在家门口上车,一觉醒来抵京城”的夙愿,在这一刻成为了现实。铁路不仅改变了扬州的交通格局,更圆了扬州人民期盼已久的铁路梦。</p> <p class="ql-block">文中2、3、4、5、6图片下载自百度其余为自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