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欧洲笔记2(漫步“鲜花之城”)

吴勉坚(谢绝鲜花)

<p class="ql-block">  如果拟人化,我眼中的罗马是一位雄壮威武的骑士,而被誉为“鲜花之城”的佛罗伦萨则酷像一位雍容华贵的公主。</p><p class="ql-block"> 如今随着时光的流逝,她给游人的印象必然是既古色古香,又多姿多彩。</p><p class="ql-block"> 乘坐城际列车缓缓进入市区,恍若穿越时光来到中世纪。漫步城中,眼前华丽的教堂、巍峨的宫殿、雕像林立的广场以及街道两侧深红屋顶、绿色窗户的房屋,似乎将人带到“很久很久以前”……一辆铃声叮叮的马车慢慢驶过,撩拔着游人的思古之幽情……</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的意大利语意为“鲜花之城”,位于意大利中部亚平宁山脉的盆地之中。)</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有近三千年的建城历史,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间移步换景,美得不可方物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就耸立在眼前。不知是不是为了匹配佛罗伦萨的城名,教堂的外表由粉、白、绿相间的大理石贴面色彩斑斓,并加上精美的雕像、几何图案与花纹装饰,更显得格外的绚丽多彩。与一般教堂比较,就少了甚多威严神秘,多了几分华丽典雅……</p><p class="ql-block"> 圣母百花大教堂始建于1296年,佛罗伦萨人整整耗时134年才建成当时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无视中世纪的教会将穹顶看作异教形制的戒律,建造一座高达91米、直径42米并内绘体现文艺复兴特征的《末日审判》壁画的红色圆穹。与邻近高达84米的柱状乔托钟楼一圆一方,搭配和谐。自始,大教堂便成为佛罗伦萨的象征,巩固了佛罗伦萨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领导地位,也标志着欧洲从中世纪向现代文明的转折……</p> <p class="ql-block">(图中红色穹顶为主教堂,左侧为圣乔凡尼洗礼堂,右侧为乔托钟楼。)</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大教堂外观色彩绚烂,装饰华丽,比一般教堂少了许多威严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红色穹顶由著名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设计,施工耗时16年。)</p> <p class="ql-block">(穹顶3600平方米的巨幅壁画《末日审判》,出自十六世纪著名画家瓦萨里之手。)</p><p class="ql-block"> 漫步佛罗伦萨,最惬意的应该是去被誉为“露天雕塑博物馆”的领主广场,享受一番也许是世界最奢华的把酒临风。环顾四周,从推动文艺复兴的美第奇家族的杰出人物科西莫一世的骑马铜像,到美轮美奂的海神喷泉;从钟楼高达94米、形如堡垒的领主王宫,到陈列着众多精美绝伦雕塑的佣兵凉廊以及乌菲兹美术馆,就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浓浓的艺术氛围,由衷感叹佛罗伦萨不愧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与世界艺术中心。尤其是位于领主王宫大门右侧的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大卫》尽管只是复制品,但体格健美,神情刚毅,栩栩如生,隐见的肋骨与壮实的肌肉体现着理想化的男性魅力,以致不远处的海神尼普顿,竟然扭头向其投去几分嫉妒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领主广场上的露天酒吧热闹非凡,正面是门口立有《大卫》雕像的领主王宫,侧面即是陈列许多精美雕塑的佣兵凉廊。)</p> <p class="ql-block">(位于领主广场上的科西莫一世铜像。美第奇家族是佛罗伦萨15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强盛家族,是文艺复兴最重要的赞助者。)</p> <p class="ql-block">(海神喷泉建于1565年,面部酷像科西莫一世,暗喻当时佛罗伦萨的海上统治权。)</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星光璀璨,那么,佛罗伦萨则绝对拥有最辉煌的星空。谁能想到,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艺术三杰”中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都出生于佛罗伦萨!七岁丧母、十一岁丧父的拉斐尔尽管出生地尚无定论,然而他年仅三十七岁短暂生命的大部以及最辉煌的岁月,也属于佛罗伦萨……</p><p class="ql-block"> 幸运的是,此行佛罗伦萨尽管也是旧地重游,但在接受一番欧洲文艺复兴成果的强烈感染之后,能有幸走进这里的圣十字教堂凭吊一番这些先贤的长眠之地。</p><p class="ql-block"> 记得三十七年前的春天第一次踏上欧洲土地,在“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圣麦斯公墓凭吊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音乐泰斗”的墓地时不禁感叹不已。因为整片墓区就酷似一座雕塑艺术的博览厅。也许,音乐与艺术的灵魂是相通的,此时此刻在佛罗伦萨的圣十字教堂,我同样找到了这种感觉……</p><p class="ql-block"> 眼帘中,就是一座令人眼花缭乱得吃惊的艺术殿堂:鬼斧神工的大理石雕塑,精美绝伦的湿绘壁画,五彩缤纷的玻璃窗画……尤其是正中祭坛陈列的艺术泰斗的精心之作格外吸人眼球,上方是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乔托(乔托钟楼设计者)制作的《殉难十字架》,下方则是杰里尼的多联画《圣母和圣徒》……</p> <p class="ql-block">(歌特式建筑风格的圣十字教堂始建于1294年,是文艺复兴时期多位杰出人物的安息地。)</p> <p class="ql-block">(徜徉其中,没有感觉到阴森恐惧,犹似精美的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主祭坛正面的雕塑、彩画与玻璃彩窗,都出自名家之手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尽管不懂意大利文字,我还是在安葬着276位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名人先贤的教堂内,依照多年摸索出来的“海外旅游随大流”的从众规律,找到了伽利略、米开朗基罗的墓碑与但丁的衣冠冢。伽利略墓碑上的他手持望远镜与天球,下侧两位女神分别代表太阳黑子与自由落体方程;米开朗基罗的墓碑似乎更艺术化,石棺前三尊神态各异的女神雕像分别象征着绘画、雕塑与建筑;但丁衣冠冢前一位是意大利女神,另一位则是手持花环与《神曲》的诗歌女神……</p> <p class="ql-block">(伽利略的半身像由雕刻家乔万尼创作,因被教皇怀疑持有异端思想直到十八世纪才准迁入。)</p> <p class="ql-block">(著名艺术家瓦萨里是米开朗基罗墓碑设计者,三尊雕像与壁画,均出自当时佛罗伦萨不同的名家之手。)</p> <p class="ql-block">(1321年但丁逝世于流放地拉文纳,佛罗伦萨人想将其迁回安葬遭到坚决反对,只好在1829年建了这座衣冠冢。)</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为了弥补某种遗憾,佛罗伦萨人在教堂的右侧为但丁竖立一座大理石雕像。)</p><p class="ql-block"> 步出圣十字大教堂,不禁在门侧的但丁雕像下伫立片刻,只见他眉头紧锁,将刀一般锐利的眼神投向远方,似乎将自己一生的坎坷浓缩在这无言的凝望之中。不由得想到,此行佛罗伦萨受益匪浅,不仅欣赏到这些文艺复兴泰斗的许多绝世之作,还从中能感受到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如但丁的勇敢、伽利略的求实、米开朗基罗的勤奋……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后人珍惜与继承的精神财富,也是古训“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3日于意大利佛罗伦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