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斯古城:摩洛哥的精神原乡

冯可人

<p class="ql-block">菲斯古城,摩洛哥四大皇城之首,被誉为“西方的麦加”。这座由伊德里斯二世建于809年的千年古城,是摩洛哥历史上第一座伊斯兰都城,至今仍保留着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原始风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城以九千余条迷宫般的巷弄为骨架,白色土坯墙与绿色琉璃瓦屋顶交织成一片,空气中弥漫着皮革染坊的鞣酸气息与香料市场的辛辣芬芳。布日卢蓝门作为入口,以孔雀蓝瓷砖拼贴出繁复花纹,门内便是活着的《一千零一夜》:铜匠敲打着铜盘,染匠在石臼中捶打皮革,面包房飘出麦香,清真寺的宣礼声穿透喧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菲斯的文化遗产堪称伊斯兰世界的瑰宝。卡拉万纳清真寺的镀金雪松木雕花穹顶、阿布伊南神学院的马赛克瓷砖庭院、以及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学——卡拉维因大学,无不展现着摩尔艺术的巅峰。1981年,菲斯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9400余座历史建筑与170处清真寺,共同构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中世纪伊斯兰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日,菲斯不仅是手工艺之都,更是摩洛哥的文化心脏。游客穿梭于染坊与作坊间,仿佛能触摸到摩洛哥千年文明的脉搏。这座“上帝的故乡”,以红土城墙为卷,书写着伊斯兰文明与北非历史的永恒传奇。</p> <p class="ql-block">这是菲斯古城的南门,导游跟我们说,如果走在古城里9000多条小巷里迷失方向,就要想办法到南门来,这是一个唯一能讲得清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你导游这样一说,我不得不留个心眼数着走多少米右转,走多少米左转。</p> <p class="ql-block">阿布伊南神学院</p><p class="ql-block">阿布伊南神学院建于1350 - 1355年,是菲斯唯一有宣礼塔的神学院,兼具教学与朝拜功能。其装饰精致,融合安达鲁西亚风格,现对游客开放(祷告时除外),门票20迪拉姆,是摩洛哥必访景点。</p><p class="ql-block">它是马拉诺什王朝的建筑瑰宝。红砂岩外墙精美繁复,雕刻与马赛克瓷砖尽显匠心。院内庭院清幽,拱廊回,如今静立一隅尽显着往昔的辉煌与信仰的虔诚。</p> <p class="ql-block">学生们来上课。先要用这水池里的水来洗净五官、手、肘等部位。</p> <p class="ql-block">古城里面主要的搬重活都由小毛驴来完成</p> <p class="ql-block">手工艺品、陶瓷好像也是摩洛哥的特产,特别在古城里面小商店门口挂得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古城向导把我们引进了一家专做铜器银器的商店。</p> <p class="ql-block">向导在向我们介绍这里工匠精湛的手艺。</p> <p class="ql-block">在这家手工艺品的门口来了个合影。</p> <p class="ql-block">阿拉伯女孩出嫁的嫁妆盒</p> <p class="ql-block">伊德里斯陵墓坐落于菲斯古城的心脏地带,这.是摩洛哥伊斯兰文明的圣殿。这座陵墓安葬着伊德里斯二世——摩洛哥历史上首位伊德里斯王朝的缔造者,他于809年迁都菲斯,奠定了这座城市作为伊斯兰学术与文化中心的地位。比较可惜的我们是外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陵墓建筑融合了摩尔风格与安达卢西亚美学,白色大理石与绿色琉璃瓦构筑的穹顶下,雪松木雕花《古兰经》经文环绕墙壁,马赛克瓷砖拼贴出繁复的几何纹样。庭院中央的喷泉潺潺流水,为信徒净礼提供清泉。尽管13世纪马林王朝对陵墓进行了扩建,但其核心结构仍保留着初建时的庄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摩洛哥最重要的宗教圣地之一,伊德里斯陵墓每日迎来无数朝圣者与游客。信徒们轻抚墓墙祈福,游客则在此感受摩洛哥千年信仰的脉动。陵墓的存在,不仅是对伊德里斯二世精神的永恒纪念,更是菲斯古城作为“西方麦加”的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走到卡拉维因大学门口,这所千年学府是富商之女法蒂玛·菲赫里于公元859年创立的,她比牛津大学早390年,被吉尼斯认证为“现存最古老的学位授予机构”。其建筑以白色大理石与绿色琉璃瓦构筑,融合摩尔风格与安达卢西亚美学,清真寺的雪松木雕花《古兰经》经文与马赛克瓷砖庭院,彰显着中世纪伊斯兰艺术的巅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学初为清真寺与经学院,后扩展至法学、医学、哲学等领域,图书馆藏有8000余册珍贵手抄本,被誉为“学术首都”。12世纪摩洛哥国王阿里本尤瑟夫扩建后,其教学制度日臻完善,成为北非宗教与文化中心。1963年转型为公立大学,现设伊斯兰教义、阿拉伯语等系,培育着来自非洲各国的学子。卡拉维因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摇篮,更是文明交融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来到一个非常拥挤的小巷,只见小巷里的人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株薄荷,哦,原来我们来到举世闻名的牛皮作坊。人们拿着薄荷主要是为了抵御牛皮作坊里飘出来的臭味。</p> <p class="ql-block">蜂窝巢皮革染坊是摩洛哥千年工艺的活态博物馆。染坊由上百个石臼组成,状若蜂巢,工人们以鸽子粪与石灰软化皮革,再浸入天然染料中——藏红花染金黄,靛蓝草染靛青,罂粟籽染朱红。空气中弥漫着酸涩与芬芳交织的气息,工匠们赤足踩踏皮革,动作如舞蹈般熟练。染坊上方,游客俯瞰这片色彩的海洋,脚下是摩洛哥匠人对传统的坚守。这里,每一寸皮革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每一道工序都是对古老技艺的致敬。</p><p class="ql-block">如今他制作的牛皮,远销于意大利、西班牙等一些制革工业发达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游客纷纷戴着口罩观赏着这些工匠的劳作。</p> <p class="ql-block">经过两个小时漫长的七转八弯,终于我们走出菲斯古城,好在我们团队没有一个人走失,我默默数着的左转右转也到此结束,最后统计了一下。从菲斯南门进去一共转了54个弯(其中包含两个调头)巧的是左转右转对半分,分别是27个左转和27个右转。</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就在这家餐厅吃摩洛哥餐,吃的是黑枣杏仁小牛肉风味餐,我感觉味道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伊斯兰风味十足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餐厅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驱车前往迷人的蓝色小镇舍夫沙万,这是我们途经的休息站,休息站里面竟然还有游泳池</p> <p class="ql-block">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舍夫沙万的远景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下午五点我们来到舍夫沙万</p> <p class="ql-block">由于我们大巴开不进舍夫沙万小镇,我们只能在小镇门口的停车场下车步行走到酒店</p> <p class="ql-block">开始我们走的是大道,走着走着要走这条小巷</p> <p class="ql-block">穿过小巷经过一个相当热闹的广场,周围咖啡馆、酒吧、餐馆林立,小商小贩也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停车场大概走了1800多步路来到了我们入住的帕拉达宾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