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气质·更卓越】三十华章映团徽,青春寻迹绘狮山——狮实39名新学生团员参加镇入团仪式

L厚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青春如歌,奏响时代强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团徽闪耀,照亮奋进征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月14日,在狮山实验学校,一场以“青春狮山,三十而立”为主题的入团仪式暨发现狮山主题团日活动隆重举行。狮山实验学校39名朝气蓬勃的学子光荣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走进菠萝义工救援队与雷锋纪念馆,在实践与学习中感悟雷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p> 庄严入团礼,青春启新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9时,随着国歌奏响,入团仪式正式拉开帷幕。在狮山镇团委常务副书记方家炜的带领下,近千名新团员们高举右拳,面向团旗庄严宣誓<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span>。这一刻,他们从“我”成长为“我们”,青春的征程被赋予了更崇高的意义。南海团区委书记王伟桃、狮山镇副镇长兼团镇委书记刘宇君为新团员代表佩戴团徽和颁发团章及团员证,团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象征着新团员们正式融入了共青团这个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我校麦展华同学作为新团员代表在仪式上进行发言,“作为一名新的共青团员,应紧握手中的接力棒,以鸿鹄之志,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同时更应携这青春之风,谱一世属于我们的盛世华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入团仪式还特设了一堂生动的微团课——《“熠”狮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狮山文体旅中心副主任李华丽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和详实的数据,带领新团员们穿越时空,重温了狮山镇的发展历程,让团员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励他们为家乡和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希望大家在狮山土地上学有所成,为狮山服务。课堂上,新团员们认真记录,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狮山镇副镇长、团镇委书记刘宇君在仪式上发表讲话。他指出:“初中团员占全镇初中生总数十分之一、团员总数的五分之一。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团员队伍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队伍的素质。团员们要注重自身健康成长,不仅要加强党的理论学习,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青年人的标杆。希望大家积极投身实践,参与狮山党委镇政府正在大力推动的“大城小爱”志愿服务活动,也可以联合菠萝义工这些身边的阵地,将团员的爱心关怀传递到狮山每一个角落里面。”</p> 探访救援队,感悟责任担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入团仪式结束后,39名新团员怀着崇敬与好奇,走进菠萝义工救援队参观学习。队员们向同学们展示了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应急通讯设备等专业救援装备,并详细讲解使用方法与应用场景,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救援工作的专业性与艰巨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交流环节,救援队队长通过真实救援案例,讲述团队在自然灾害、紧急事故中争分夺秒救助生命的故事。无论是洪水抢险时背着老人转移的身影,还是深夜搜寻走失儿童的坚守,都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同学的心灵。队员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共青团的使命担当不谋而合,为新团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p> 走进雷锋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菠萝义工救援队,新团员们来到雷锋纪念馆。馆内,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全方位展现了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深入了解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雷锋同志的名言让同学们深受触动。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雷锋为榜样,从身边小事做起,将雷锋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争做新时代的好青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青春狮山,三十而立”主题活动,既是一场庄严的入团仪式,更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39名新团员在活动中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责任担当。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共青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传承奉献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在狮山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p> <p class="ql-block">撰文:李厚盛、易紫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视频:黄明泽、李厚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审核:肖坚、唐泽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