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安的美篇

殷安

<p class="ql-block"> “编摆”</p><p class="ql-block"> 殷安 </p><p class="ql-block"> “编摆”一词在晋源一带主要是指:指使、使唤、驱使及授意某人做某件事,多用于大人对小孩或上级对下级。其中的“编”字,有组织、排布的含义;“摆”字,则有操纵、摆布、摆弄之义项。</p><p class="ql-block"> 过去不比时下,水能“自来”,吃水要去井上、泉边、湖中或河上去挑,若遇冬天,在晋西北黄河沿线,要用箩筐等工具去黄河里打冰挑冰,然后放入水瓮慢慢化成水,甚是费时费力。如,母亲让儿子去挑水,督促了几次,也不见其行动,这时大人就会生气地说,直恁呢?晌午不准备吃饭了?就留下个瓮底底了,混的像面汤一样,划拉了半天也没有搯出半瓢水,整天懒得和蛇阿地(似的),真是饥不动,饱不动,不饥不饱不待动。你这是等运气过来的嘞?甚半天也“编摆”不动个你?此时,儿子才不情愿地拿起扁担摔摔打打嘴里磨着一根道出了门。应该说“编摆”了半天,费了点口舌,怄了一肚子气,总算还能“编摆”动,勉强达到了目的。过去曾听说,有一家大人想让儿子去挑水,儿子说:哪有工夫给你担(挑)水呢?我都快忙煞了。更有甚者,不仅不去挑,反而顶撞大人,不给点好听的话。如:俺娃娃可亲嘞,“闪活”就给妈担回水来了。儿子回应道:给你担个屎爬牛呀!这就是典型的“编摆”不动。</p><p class="ql-block"> 上级对下级也是若此。如某单位领导指派乙去讨账,乙感觉此事难办,心中发怵,便推三阻四,迟迟不愿去。并私下对人说道:“好事情从来轮不上,这些烂事就想起我了?”最后对领导说:“我笨嘴笨舌地,让丙去吧,人家能说会道地,兴许能讨回!”领导一听火了:“编摆”你做个事情,说的可多嘞,赶紧给我去……</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大人对子女、上司对下属,可见编摆、吩咐、交待个事情是多么不易。若是同学、同事、朋友及兄弟等之间,随意“编摆”则愈发不好使,成功率亦越低,除非有一定的威信或声望。如,张三让李四去商店买盒烟,李四立马就会说:“你又没有折了腿,不会自己去?”兄弟姐妹间也是若此,很难相互指使。这也就是乡人所说的:“大懒使小懒,使的小懒不动弹。”故此,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编摆或使唤不动。</p><p class="ql-block"> 在一些场合,“编摆”也有指导、引导、示范、教诲、调教、教化、告诫及训诫的含义。如小孩不会做饭,不会手工,不晓得清理屋子,见了客人不会主动称呼打招呼,也就是不通人情事理,缺少应有的礼貌。有人就会说:娃娃们就得大人“编摆”嘞,甚也不教给、不告诉,还能行呢?少传失教地,半大小子就像愣头青似的,见了好吃的一圪扑,见了做的一圪缩,成天价就知道看手机、玩电脑、打游戏,还能起了个山呢?姑娘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好吃懒做,睡得半上午也不起!十七大八了也不晓得给大人帮点忙,手手也不伸!以后成了家就留下受罪了!对此,古代亦不鲜见。《论语·公冶长第五》就有孔子听说宰予昼寝,也就是大白天睡觉,就说过“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的话,“编摆”其应争惜光阴,趁着年少用心去读书。后来孔子了解到宰予白天睡觉确实是生病了,是自己“听其言而信其行”,而未能“听其言而观其行”,错怪了宰予,但主观还是好的。事实证明,宰予并未偷懒,也没有辜负孔子的期待,最终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先贤。也许正是老师孔子对弟子的严格要求,才造救了宰予。五代时,窦禹钧教育儿子方法得当。他的五个儿子皆科举成名,取得不同成就。这也就是《三字经》所说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同样,小品《不差钱》中未出场的赵铁柱,原本是个半成品,经其父栽培也成了乡文化站站长。</p><p class="ql-block"> 由此看来,只要我们善于“编摆”,巧于“编摆”,方法得当,即有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好的家风,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是何等的重要。即使愚纯顽劣不堪造救之才,也能化腐朽为神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其逐渐步入人生正途。</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5日于未名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