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游江西庐山东林大佛后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文/张有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图片/网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5月9日有幸和朋友去江西旅游,一览江西庐山东林大佛。这天天气暖和,阳光明媚。上午10点多就来到了景区附近。椐景区介绍东林大佛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温泉镇的庐山山麓,属庐山景区,由庐山东林寺肇建,而庐山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于东晋太元九年创建,距今1600多年,是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该景区以世界上最高的阿弥陀佛铜像——东林大佛为核心,不仅是一处朝圣、修行的圣地,还融合了唐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群和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集文化、艺术、自然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介绍,建造佛像于2004年12月28日动工,2013年3月建成。总投资超过10亿元,建设资金来自世界各地信徒和善心人士捐赠,建成后免费对外开放,不进行商业化运作。2013年3月,东林寺净土苑被批准为佛教道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佛像的造型和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度寓意,佛像身高48米,总高81米,外部穹顶高86.55米。底座为48瓣莲台,48米的高度和48瓣莲台都表现了阿弥陀佛为救度众生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总高81米则象征着修行成佛的艰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造型设计:整体造型吸收了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敦煌大佛、日本镰仓大佛、古印度及盛唐时期佛像的优点,从小稿到中稿已经经过二十余次修改,力图达到宗教精神与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结合。形像为接引式,以雄伟的身躯表现阿弥陀佛如慈父般博大、宽厚的胸怀,以悲悯的表情表现阿弥陀佛对众生如慈母般的无尽怜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宝盖设计:为体现对佛像的至诚恭敬,东林僧团决定为大佛建造一宝盖,能为佛像遮风挡雨。宝盖的设计建造也为佛像贴金提供了条件。同时,在约两千平米的宝盖壁板上刻画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展现西方三圣及诸圣众前来接引的盛况,配合声、光、电的效果,使阿弥陀佛接引情景更为恢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景区布局,景区主要沿中轴线布置,采用中国古代圣山建筑群的经典建筑空间组织方式,将大佛景区按照七个景区依序展开,建筑空间开合有致,起伏跌宕,其间联以钟鼓楼、登山阶梯、服务设施等,使整个大佛景区联为一个完整的空间整体。其由缓而陡,逐渐升起,佛坐落在半空之中,登山拜佛阶梯层叠错落,踏阶两侧绿树浓阴,郁郁葱葱,登山阶梯时平时起,间有虹桥飞跨,平台远眺,形成一个视野开合、高度起伏、张弛有序的礼佛拜佛空间序列,让阿弥陀佛的神秘、仁慈与宏伟、庄严,渐次展现在香客和游人面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建筑风格主要标志东林寺是净土宗的祖庭,而唐代是佛教净土宗最为繁盛的时期。所以,东林大佛景区建筑以唐代建筑风格为依据,力求准确、全面地再现盛唐佛教寺院的建筑空间、造型与装饰形式,不仅在空间与建筑形式上,而且在装饰细部上,力求充分体现大唐风韵,以体现光大佛教文化,再现盛世辉煌的主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宗教意义主要标志。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佛教净土宗广大信众的信仰对象,在佛教界拥有众多信徒。这是一个人人都能修行的法门,最易修持,收效最大,是佛教大乘各宗各派的最终归宿。东林大佛的建成,直至末法时期都能救度无边众生,是佛教末法时代的地标性工程,将赋予佛教以不朽的内涵与鲜活的生命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