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5月15日,菏泽市第一实验小学育才路校区全体教师齐聚一堂,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主题为“阅读浸润初心,担当成就梦想”。本次比赛由仪云倩老师主持,五位教师依次登台,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与教育心得,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p> 孟颜老师:《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坚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孟颜老师从教12年,始终秉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使命。她从许丹红老师的《不吼不叫,做智慧班主任》一书中汲取智慧,学会用柔性教育应对班级问题。她以一个晨读小故事为例,讲述了如何巧妙运用“小蜜蜂”话筒,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在游戏化规则中学会自我管理。孟老师强调,教育智慧藏于细节,教师需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提供个性化教育。她通过树立榜样、鼓励进步等方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深刻体会到新时代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价值观塑造者,愿以智慧与爱心助力学生成长。</p> 邓志颖老师:《艺术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志颖老师分享了阅读《艺术的故事》后的感悟。她从书中领悟到,儿童的涂鸦与人类早期艺术创作一脉相承,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作为非专业美术教师,她通过精心备课、准备教具、收集奖励贴纸等方式,为学生打通爱上美术的道路。她以一年级美术课为例,讲述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大胆表达,保护他们的艺术本能。孩子们的自画像、手工创作等作品,展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邓老师认为,美术课不是追求画得逼真,而是让孩子感受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温度,用宽容眼光看待儿童美术,让艺术故事在课堂上延续。</p> 董丽老师:《新时代青年教师的使命担当——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董丽老师以《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为引,阐述对新时代青年教师使命担当的理解。她从书中“相信学生原本就可以做到”这句话入手,强调信任是教育基石,尝试用信任眼神、鼓励话语激发学生潜能。她认为教育无小事,细节彰显力量,教师应以身作则,让学生在点滴中感受教育真谛。同时,教育是“看见”与“被看见”的过程,教师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接纳自我、实现价值。在谈到家校沟通时,董老师分享了运用“自己人原则”拉近与家长距离、传递积极反馈、关注沟通细节等经验,倡导以信任与行动书写教育动人故事。</p> 王玉菲老师:《以微光点亮微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玉菲老师从《一线带班》中汲取教育力量,认识到教育使命藏于琐碎日常。她借鉴书中方法,细致批改学生作业,用不同颜色笔标注错误、画“汉字小房子”纠正字迹,让家长看到孩子进步,种下文化自信种子。她还受“承包制”启发,划分班级卫生区域,让学生自主认领,培养责任意识。在筹备课本剧《长津湖》时,精心安排角色,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将德育融入具体活动,让孩子们在排练与演出中感悟历史、传承精神。王老师明白,教育担当在于无数个“小日常”,青年教师要以活动为笔、实践为纸,书写德育动人篇章,汇聚微光照亮教育未来。</p> 代海燕老师:《取经路上悟师道 方寸讲台守初心——读《西游记》有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代海燕老师从李响老师《西游记》阅读推进课中获得启发,重读原著,将教育前辈比作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他们坚守初心、执着奉献,为教育事业不懈奋斗。代老师回顾自己的教育成长之路,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如今的从容自信,离不开前辈们的言传身教。她积极向校内外教师学习,研读教育书籍,探索作文教学新法,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写作活动,及时评讲反馈,助力学生提升表达能力。她体会到真正的教育真经在孩子们的成长与文字中,以“紧箍咒”自勉,坚守教育初心,用坚定、智慧、乐观与勤勉走好教育取经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赛最后,菏泽市第一实验小学育才路校区执行校长刘刚同志总结发言,并提出三点期待:让阅读成为习惯,让分享成为文化,让实践成为延伸,鼓励教师们在阅读中汲取力量,在分享中共同成长,在实践中践行教育使命,为培养新时代好少年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撰稿:裴沛涵</p><p class="ql-block">审核:教导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