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八十九岁高龄的著名书画收藏家李祥元老人】</p> <p class="ql-block"> 我的好友李祥元</p><p class="ql-block"> 文/胡相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好友李祥元,是盘锦市辽河书画博物馆的创始人。他酷爱书画艺术,潜心收藏八十年,独创书画博物馆,无偿服务社会35年,史无前例,在海内外享有盛誉。</p><p class="ql-block"> 我从1995年开始收藏名人字画,无论是从收藏时间、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我都无法与李元祥老师相比,与他相较,我自愧弗如。李老师是我的榜样,是我的标杆,也是收藏界的一面旗帜。</p> <p class="ql-block">【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右)参观李祥元(左)进京书画收藏展】</p> <p class="ql-block"> 那年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前往沈阳拜访了著名书法家、书画鉴定家杨仁恺老人。闲聊时,杨老提及,盘锦有位书画收藏家李祥元,与他相交甚笃。李先生收藏的书画作品数量众多、质量上乘,涵盖诸多大家之作。他藏德高尚,自掏腰包建立博物馆,义务为民服务,前无古人,堪称收藏界的楷模。杨老还找出李祥元的电话写在一张纸上,让我随时联系。</p> <p class="ql-block">【1999年10月26日,李祥元(右)拜访启功(左)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杨老的引荐下,我先后多次拜访李祥元老师。因我们志同道合,又有杨老的推荐,我们初次见面便如老友重逢,相谈甚欢。李老师德艺双馨,诚实善良,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做法。尤其是他的收藏理念,对我影响深远。李老师认为,收藏是文化担当,是一种境界,是发自内心的诉求,是一种本能的责任与追求。收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收集,皆是对社会尽责,因为藏品大多能存史传世,记录历史,定格现实,是珍贵的社会财富。</p> <p class="ql-block">【1997年李祥元(左)与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右)合影】</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一生省吃俭用,倾尽家财,收藏了数千幅书画作品,其中红色军旅文化——将军书画就有一千多幅。后来,他创办了全省唯一的将军书画展览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的收藏目的并非为了盈利,而是秉持 “聚宝藏真,报国为民” 的信念,致力于文化建设,赓续文脉,提升盘锦城市形象,并希望在自己身后能为社会留下一笔精神财富。他将自己的收藏品视为国家与社会的财富,而非私人财产。几十年来,他忙忙碌碌,四处奔波,乐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李祥元先生在他的书房留影】</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前往盘锦时,李祥元老师带领我参观了他的书画展览馆,并赠送了我两本书,书中收录了他珍藏的众多墨宝,令我大饱眼福。</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高风亮节,慷慨大度,成人之美。记得有一次我偕同市民俗文物收藏家高云龙先生一同拜访李老师。在李老师的办公室喝茶时,高云龙对李老师的一个清末民初时期的斗爱不释手。李老师洞悉其心意后,毫不犹豫地将这件价值不菲的斗赠予了高云龙。尽管他们素昧平生,但我想,这更多的是源于李老师对收藏爱好者的理解与关怀。他宁愿自己有所损失,也要成全他人之美。这一举动让我深受感动,多年来,高云龙也一直对李老师的善良与大度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1995年李祥元先生在北京天安门留影】</p> <p class="ql-block"> 2000年2月27日,李老师陪同著名书法家何连仁、史维静先生来到我的家乡北票举办笔会,为家乡留下了诸多墨宝。</p><p class="ql-block"> 与李老师相识30余年,我们往来频繁,书信传情,电话交流,既分享经验,又交流思想,相互勉励。他那谦虚平和、自强不息、爱人如己、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对我的影响尤为深远。他 35 年如一日,无经费来源,仅靠退休金维持开馆服务,着实令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1996年李祥元先生在他举办的书画展厅留影】</p> <p class="ql-block"> 李祥元老人从收藏伊始,便从未将藏品视为私人财产,自建馆起就承诺服务社会。几十年来,他自掏腰包购买书画、建设博物馆,乐在其中,无怨无悔。自1995年起,他向省博物馆捐出价值连城的齐白石墨宝,向盘山县捐出102幅红色文化将军书画,直至如今向政府捐出全部书画等艺术品6000余件,其经济价值难以估量,而这些藏品更是承载着他一生的心血、汗水与情感,彰显了他那颗爱国、爱党、爱军、爱民、爱家乡的赤子之心,体现了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与鞠躬尽瘁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1998年李祥元先生在书房留影】</p> <p class="ql-block"> 近期,李老师全家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他收藏的6000多幅珍贵藏品全部无偿捐献给政府,这一举动令社会为之震动!得知消息后,我对李老师的崇敬之情愈发深厚。李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愈发高大、伟岸,他的这一决定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甚至是我所无法做到的。这6000多幅书画作品价值连城,每一幅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每一幅都是他珍爱的瑰宝,每一幅都来之不易,甚至如今他仍对每幅作品的来历记忆犹新。这6000幅墨宝凝聚了李老师一生的心血。</p> <p class="ql-block">【2023年李祥元先生在他书画收藏展展厅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要了解李老师,不仅要关注他的人品、志向、毅力与成就,更要深入探寻他的德性与情怀,体悟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价值的不懈追求。</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世界上,收藏家数不胜数,但鲜有人愿意无偿捐献全部藏品,尤其是像李老师这样整馆 “裸捐”。李老师几十年来,自费购买书画,自建博物馆,服务社会,他的行为不仅是文化与艺术的传承,更是无私奉献的精神象征。</p><p class="ql-block"> 为了表达我对李祥元老师的崇敬之情,我特作两首小诗献给李老师,以抒发我与他之间的深厚友谊。</p> <p class="ql-block">【2023年李祥元先生在他书画收藏展展厅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五律·李祥元老师赞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聚宝辽河畔,丹青映赤忱。 </p><p class="ql-block">千帧藏品献,一片鉴丹心。 </p><p class="ql-block">红色书豪迈,无私铸妙音。 </p><p class="ql-block">贤名传后世,风范世间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律·敬赠藏友李祥元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闻君辽水藏珍处,踏访风霜意未阑。 </p><p class="ql-block">书画堂前论今古,丹青案上赏幽闲。 </p><p class="ql-block">墨宝常传情韵远,襟怀每契道心宽。 </p><p class="ql-block">同研共赏频携手,犹盼流芳百世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后,祈愿李祥元老师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事业蒸蒸日上。</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4日胡相生于朝阳一品人家</p> <p class="ql-block"> 李祥元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7年生.山东平邑人,1955年客居东北。自1973年始,先后任辽宁大洼县卫生局、农机局、城建局、文化局副局长;后调盘锦市文化局任办公室主任。</p><p class="ql-block"> 现任盘锦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副研究馆员。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钱币学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理事、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会员、中原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等。酷爱书画艺术,笃志收藏。五十余年来,广集博收,现藏清、民书画作品及海内外当代名人书画作品二千余件、资料数万件。1990年6月1日,创建我国第一家民间书画收藏陈列馆——中国鲁南书画收藏陈列馆,面向社会开放;先后举办义展十五次,有一千余件书画作品(无重复)无偿服务于社会,观众达十余万人次,接待了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1993年秋,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中国鲁南书画收藏陈列馆馆藏精品进京展”,成为第一家进京办展的民间书画收藏陈列馆,展出藏品三百二十件,吴阶平、高占祥、沈鹏、李锋、刘艺等名家分别为展览题词,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馆名。《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及《世界论坛报》(台湾)等海内外一百余家新闻媒体先后数百次专题介绍过其收藏事迹。</p> <p class="ql-block">【李祥元先生为本文作者胡相生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 题赠著名书画收藏家李祥元先生</p><p class="ql-block"> 文/于家好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倾家搜宝三十年,寸心聚德,墨痕犹带辽河月;</p><p class="ql-block">举袂捐珍十万幅,孤怀报国,风骨长凝赤子魂。</p> <p class="ql-block"> 【本文作者胡相生同志】</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胡相生,笔名胡杨。1951年6月出生于北票市宝国老镇三座店村。曾任三座店大队代购代销员,宝国老供销社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县供销社副主任,市粮食局副局长,外贸局局长。荣获朝阳市劳动模范和省百名优秀环保人物称号。从小喜欢收藏和文学艺术。撰写诗词、散文、回忆文章1000多篇。许多文章在全国"今日头条″网站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主编出版海内外名流诗词集《情系大黑山》,出版《大黑山墨趣》。收藏回忆录《我和文化名人的交往》上下册待版。晚年创作公益歌曲100余首发行在"歌唱艺苑″等多家网站上,其代表作《让爱流动》《祝福你中国》《复兴之歌》《为了大地的丰收》等歌曲广为传唱。《盼你们平安归来》刊登在中宣部《学习强国》上。名字被载入《中外名人录》《中华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名人录》等多种典藉。</p><p class="ql-block">说明:</p><p class="ql-block">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p><p class="ql-block">2025.05.15于家好馥编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