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应满姨相邀,曹家后辈走进了玉楼东酒家五里牌店聚餐,不为别的,只为纪念外公~曹德湘。曹老先生100多年前,曾经是玉楼东酒家的创始人之一,如今,玉楼东酒家是长沙著名的中华老字号餐饮店,老长沙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玉楼东的创始人,随着岁月的更迭,却无人知晓,连玉楼东的简介都注明:创始人无法考证。</p> <p class="ql-block">清朝光绪三十年,长沙青石桥边,一家名为“玉楼东”的餐馆悄然开业。这家餐馆以地道长沙本味闻名,历经百年风雨,如今已成为长沙餐饮业的一块金字招牌。走进玉楼东酒家,那块写着“中华老字号”的牌匾映入眼帘,仿佛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与辉煌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我们小孩时期,玉楼东酒店设在五一广场(平和堂处),如今发展成长沙市餐饮业的老字号,设有很多家分店。五里牌店作为新开的分店之一,延续了玉楼东一贯的风格。门口挂着红色横幅,欢迎光临的字样格外醒目,门上贴着庆祝店庆周年的标语,店内灯笼高挂,绿植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在玉楼东,不仅菜肴美味,连纸巾盒上的宣传语都透露着这家百年老店的文化底蕴。曹家后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祖辈留下的美味,感受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玉楼东志记载,清光绪三十年(公元一九零四年),有湘籍厨者数人,合伙在长沙青石桥开餐一酒家曰玉楼东。包厨者对每道菜肴都刻意求精,很快便迎来宾客盈门。曾国藩之孙,翰林院学士曾广钧曾以“麻辣仔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之句赞美玉楼东的美食。如今,玉楼东不负世人百年之关爱,集湘菜之大成,传湖湘之文化,品名师之技艺,掀美食之新潮。</p> <p class="ql-block">曹老先生共育有六个子女,两男四女。解放前后,子女们相继从乡下出来参加了工作,其中二女儿曹润芳是土改时期参加工作的一名国家干部,之后建立红色政权时期是一位检察官,文革期间撤消公、检、法,她曾在长沙市饮食公司工作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玉楼东就是长沙市饮食公司管辖的一个餐饮国企,她对长沙市饮食行业的名厨都很熟悉,这可能续了她爹在玉楼东创业的渊源。国家恢复检察院后,她归队继续从事检察工作,在长沙市检察院工作到退休。</p> <p class="ql-block">针对玉楼东誌中“开创者不可考”之说,写此文特推介当年的创始人之一:曹德湘先生,以不忘历史。1938年,因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日政策,长沙市的一场“文夕大火”让玉楼东酒店铺和位于东瓜山的居住房屋毁于一旦!</p><p class="ql-block">曹老先生只好举家逃难到了乡下,本是长沙城里人他在乡下过着居无定所,上无片瓦,下无寸土;靠打临工,子女外出讨米,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先后在长沙东乡黄花与榔梨交界处~坡里屋~石桥子~苦竹冲~石弓湾等地居住,因为不是当地人,一家人受到各种欺负!所幸1949年搭帮中国共产党翻身得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儿女们才有慢慢机会相继参加了工作,离开了农村,结束了苦难的生活。老人家因年事已高,营养缺乏身体不好,再无力重操餐饮业繁重的劳动,故在子女的赡养下,过上了平淡安逸的晚年生活,1969年因病离世。至于其他合伙人因为老人家去世早,且一直住在乡下,他的玉楼东创业故事与子女没有机会交流,后辈人不知情,往事如烟了。</p><p class="ql-block">外公~曹德湘</p> <p class="ql-block">外婆曹志荣</p> <p class="ql-block">曹老先生的女儿</p> <p class="ql-block">曹家的外孙辈</p> <p class="ql-block">如今日子好过了,而老一辈早已归天,我们的满姨,却念念不忘玉楼东!每年回长沙都在玉楼东酒家召集我们聚餐,品尝美食,不忘祖先。很欣慰外公当年创业的玉楼东酒家现如今成为了中华老字号,惟愿玉楼东传承老一辈的敬业精神,湘菜做得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美篇记录往事!分享不为人知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