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寻古D11平遥介休篇(5月14日)

水岩

<p class="ql-block">从平遥古城外宾馆到镇国寺仅14公里。</p><p class="ql-block">1997年平遥古城和镇国寺、双林寺,三者共同构成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目录》。</p><p class="ql-block"> 镇国寺与双林寺,位于平遥古城一北一南,既同为佛教名刹,又均以彩塑闻名,可谓双子星交相辉映。而从五代到明代的时间跨度,则在这个不大的古城空间中,讲述着关于佛教造像理想的时代嬗变。</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寺庙经金、元、明、清多次重修、重建,现存寺院共有两进院落,坐北朝南。</p><p class="ql-block">镇国寺的建筑,以万佛殿为最早,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但仍保持了五代时的风貌,是中国佛教寺院中现存的三处五代建筑之一,其中的彩塑,更是全国寺庙殿宇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p><p class="ql-block">镇国寺的创建,无疑对研究五代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p><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镇国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的主体建筑—一万佛殿,创建于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是目前全</p><p class="ql-block">国稀有的五代建筑。万佛殿属厅堂式木结构建筑,面阔进深各三间,近似正方,</p><p class="ql-block">屋顶是单檐歇山顶,整座殿没有一报钉子,使个屋顶坡度平缓,显得非常轻松活泼,斗拱结构对内减少了梁架跨度的负荷,对外承托着深远翼出的屋檐,气势壮现,轮廓秀丽。专家称,万佛殿在建筑功能和结构艺术达到了统一,是我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不朽之作。</p><p class="ql-block">殿内彩塑11尊,属五代作品,甚为可贵。</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万佛殿,宽大的佛坛上,以释迦牟尼佛像 为中心,二弟子、二菩萨、二胁侍菩萨、二供养童 子等分立两侧。释迦牟尼拈花微笑,其他人则呈 倾听状。壁上还分布着整齐排列的千佛图案,与 立体的彩塑相呼应,把整个说法场景渲染得更加 恢弘壮大。</p> <p class="ql-block">殿内的胁侍菩萨,面相丰满圆润,颈纹突出,呈现出明显的唐风影响,但相比盛唐的丰腰肥臀,却更为瘦削细长。其长眉细眼,鼻梁挺秀,衣裙轻薄贴体,有如世俗中的宫妃美人。</p> <p class="ql-block">殿内的五代时期天王像,一阔鼻深目如西域胡人,一面庞圆润 如本土武将,显然是以现实人物为蓝本所塑。</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万佛殿 ,檐下斗栱肥硕雄 大,犹如盛放的木头花朵,具有早期木构建筑的典型特征。</p> <p class="ql-block">三佛楼</p><p class="ql-block">三佛楼创建于明代,楼内保存有明代彩塑和壁画。塑像造型优美,是典型的明代早期作品。两山墙壁画技巧古朴、娴熟,精心地描绘了释迦非凡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明彩塑</p> <p class="ql-block">山墙描述释迦一生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双林、镇国两寺位处平遥古城南北,相距20公里左右。</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作为“一城两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林寺则以彩塑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p><p class="ql-block">据推测建寺于北魏,用明确文字记录从北齐算起,双林寺也已历经一千四百多个春秋了。</p><p class="ql-block">双林寺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座已有千余年高龄的古寺,这里的 彩塑有2052尊,保存完好的多达1566尊,占整个山西彩塑的六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一进双林寺山门,正北天王殿的门檐 下,四大力士一字排开。他们侧身倚坐, 坦胸露臂,横眉怒目,再加上3米的高度, 犹如巨人武士。虽然姿态各不相同,单腿 却一致抬起,打破了静坐带来的僵化感, 显得气势逼人。起首即是高潮 。</p><p class="ql-block">更震慑人心的是眼神。从一进山门, 到登上天王殿台阶的这段距离,无仼站在何处,你总<span style="font-size:18px;">会感受到某一尊力士的灼灼目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王殿明代有过重修。外塑四大金刚,内塑四大天王和八大菩萨均为明代造像。</span></p> <p class="ql-block">殿內明代所塑菩萨</p> <p class="ql-block">内塑天王</p> <p class="ql-block">释迦殿</p><p class="ql-block">双林寺的主殿之一,殿内运用圆雕和浮</p><p class="ql-block">雕的组合形式来表现佛传故事。佛传故事中人物众多,大约有两百多个。这些人物与山石、建筑相得前彰,构思绝妙。</p> <p class="ql-block">千佛殿自在观音</p><p class="ql-block">千佛殿现存明代彩塑五百余尊,主像自在观音和韦驮像生动逼真,四周悬塑和窗下供养人像组合起伏,富有生动情趣。</p> <p class="ql-block">千佛殿的的天下第一韦陀像,在全国同类题材作品中,这尊塑像可谓之精品,备受海内外识者交口称誉,说他刚中有柔,武中蕴文,威而不悍,机智勇猛,浑身是力,身如强弓等等。</p> <p class="ql-block">护法夜叉</p> <p class="ql-block">悬塑千佛像</p> <p class="ql-block">窗下供养人像</p> <p class="ql-block">菩萨殿二十六手观音</p><p class="ql-block">现有明代彩塑四百余尊,二十六手观音高居中心,诸天菩萨群像满布四周墙壁,千姿百态,形式活泼,犹如群仙聚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罗汉殿</p><p class="ql-block">殿内主题为“十八罗汉朝观音”。这堂罗汉像表情生动,线条洗练、情节耐人寻味,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那眼神灵动鲜活,面部表情竟无一雷 同。</p> <p class="ql-block">观音左侧的第一尊瘦罗汉,皮肤松弛 根根肋骨可见,却眯起双眼笑得悠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罗汉殿中的哑罗汉,看起来惟妙惟肖,犹如世间真人,其紧 抿的双唇、圆睁的双眼中,一种被“哑”压抑住的力量似乎要喷薄而出。</p> <p class="ql-block">处处自由创造,又不违背既有的人物精 神,是以双林寺、镇国寺为代表的平遥佛教造像的 一种特色。正如雕塑艺术大师傅天仇所赞叹: “以佛经为依据的塑像,最容易流于平庸的 程式中,但平遥的雕塑,妙在内容不违经文, 却又有大胆的独创 或许,这就是孔夫 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吧。”口</p> <p class="ql-block">从平遥双林寺到介休太和岩牌楼15公里</p> <p class="ql-block">太和岩牌楼</p><p class="ql-block">一到琉璃之乡介休,当然得先去看国内最美的琉璃牌楼一一太和岩牌楼。</p> <p class="ql-block">太和岩牌楼,被当地人称为“琉璃牌坊”,</p><p class="ql-block">原为真武庙(已毁)门前牌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太和岩牌楼为四柱三门三楼式,建于石砌束腰须弥座上,歇山黄琉璃瓦顶。太和岩牌楼饰件内容丰富,无论龙纹瑞兽、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或楹联匾额,尤其是文字措辞,既有道教的隐喻,更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福寿平安的美好祈愿的内涵,充分体现出古人的智慧和才能,是中国琉璃艺术发展到明清鼎盛时期的典型佳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牌楼通身包砌之琉璃图案无一雷同,运用了仿线刻、仿高浮雕和透雕多种表现形式,体现出写实、写意、明暗、远近透视各种表现手法。</span></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太和岩牌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到介休市中心袄神楼15公里</p> <p class="ql-block">祆神楼</p><p class="ql-block">祆神楼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顺城关大街东侧,创建于北宋。</p><p class="ql-block">祆神楼是一座雄伟高耸、建筑风格独特的木结构楼阁。它集山门、乐楼、过街楼于一体,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结构,建造风格独特、结构严谨、比例协调,屋顶琉璃精致华美,檐下木雕与众不同,是研究中国祆教文化的“活化石”。祆神楼与万荣县秋风楼、飞云楼相颉颃,有山西三大名楼之美誉。</p><p class="ql-block">是中国唯一的祆教建筑。</p><p class="ql-block">1996年11月20日,祆神楼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袄神楼至张壁古堡12公里</p> <p class="ql-block">张壁古堡,又名张壁村,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关于张壁古堡的起源有说与十六国时期后赵大将、同时也是地方巨族的张平所建坞壁有关。在晋室南渡、北方大乱的背景下,地方豪族组织起来自保,于是筑堡自重。</p> <p class="ql-block">进入张壁古堡,就进入上下三层的地道群。地道也是张壁古堡景区最主要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张壁古堡回介休14公里</p> <p class="ql-block">住介休汉庭</p> <p class="ql-block">就餐于鸿滨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