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 2025年5月

JP

<p class="ql-block">5月11日跟团游,大巴车驶离北京,过河北张家口,经山西大同来到右玉县杀虎口。</p><p class="ql-block">漫漫西口路,深深晋蒙情。杀虎口是明长城北部的一处关口,东为燕山余脉,西临黄河峡谷,地势险要,历史上是连通中原与北方草原的交通要道。杀虎口也是中原抵御游牧民族南侵的防御要塞,由此在当时被称为杀胡口;直至清康熙年间,为安抚北方少数民族,才改称杀虎口。</p> <p class="ql-block">重修的明长城蜿蜒曲折,顺山势延展,雄伟的城门楼横跨公路。</p> <p class="ql-block">登上长城,前往远方的烽火台。</p> <p class="ql-block">站在修缮一新的烽火台上远望,夯土砌成的古长城延绵起伏,伸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原路返回,登上城门楼,欣赏长城内外天苍苍野茫茫的壮美风光。</p> <p class="ql-block">离开长城去探寻西口古道,先要跨过一座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小石桥是走西口的必经之路,名为通顺桥,历史上曾被洪水冲毁,光绪年间重修,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踏上西口古道,游人稀少。</p><p class="ql-block">清康熙年间至民国初年,这里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事件。因连年自然灾害,山西粮食大幅减产,民众为生存,背井离乡去口外谋生,记得一首歌曲中唱到“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泪花流…”曲调悲惋,令人倍感凄凉。</p> <p class="ql-block">放一张网上下载的对西口的文字解释。</p> <p class="ql-block">走进右玉博物馆,加深对这里的了解。在这块土地上,中原农耕与草原游牧两种差异巨大的生存方式,相互碰撞和交融,形成了右玉特有的历史内涵和风格。</p> <p class="ql-block">右玉一个充满人文的地方,一个驻足历史的驿站。古城关隘,一砖一瓦的沉思,西口古道,商旅粮盐的车辙。在这里,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纳粮输盐固边,开拓了中原与草原的通商之路。走西口,不仅是灾民的无奈之举,更重要的是晋商的驼队和车流的必经通道。</p> <p class="ql-block">离开右玉,大巴开行一个多小时,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下辖的清水河县城,小城建筑凸显内蒙的民族风格,我们住在这里。明天一早前往此行的主要观赏地—黄河老牛湾。</p> <p class="ql-block">本篇终,感谢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