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 角色 行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心育角色定位与实践路径的培训讲座

a.小楚惠.

<p class="ql-block">(通讯员:周楚惠)</p><p class="ql-block">心理教师:校园心育的领航者</p><p class="ql-block">在校园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天地里,心理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今日廖智慧老师给我们带来理念角色行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心育角色定位与实践路径的培训讲座。</p> <p class="ql-block">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新挑战。目标上,从矫正性转向发展性,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关注学生健康促进,助力学生积极成长。内容上,从知识传授走向素养培育,着重培养心理弹性、成长型思维等关键素养。方法上,从单一课程拓展到全员浸润,通过学科渗透、五育并举、文化营造等多种途径,让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p><p class="ql-block">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不断探索与变革中前行,努力为学生的心灵成长撑起一片晴朗天空,引领学生在健康、积极的心理环境中茁长。</p> <p class="ql-block">工作框架:金字塔式守护</p><p class="ql-block"> 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框架架,它呈现为金字塔形状。最底层是心理健康促进,通过改善学生成长环境、减少应激源、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石,如同为大厦筑牢根基。中间层是心理问题预防,聚焦于筛查高风险个体,提供针对性帮助,强化心理品质,有效拦截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最顶层是心理问题干预,针对已经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专业辅导或治疗,缓解症状,助其走出心理困境。</p> <p class="ql-block">构建和谐教育生态,守护心灵成长家园</p><p class="ql-block">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优化教育生态与系统环境是培育学生健全心灵的关键所在。这一系统涵盖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它们相互交织、层层递进,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铺就道路。微观系统中,学生与教师是核心元素。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情感联结,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细腻的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与引导,助力其心理成长;而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也在相互影响中塑造着彼此的性格与心态。中观系统里,学校与家庭紧密相连。学校是学生接受知识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场所,通过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为学生心理健康营造氛围;家庭则是学生成长的温暖港湾,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深刻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品质。家校携手,才能为学生构建起稳固的心理支持网络。宏观系统中,社会与国家的力量不容忽视。社会的文化思潮、价值导向,国家的教育政策、心理健康保障体系等,从更广阔的层面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大环境支撑。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与完善的政策保障,能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优化教育生态与系统环境,如同编织一张细密的保护网,从微观的日常互动,到中观的家校共育,再到宏观的社会支持,全方位呵护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和谐的教育生态中茁壮成长,绽放青春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