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p><p class="ql-block">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建成通水,结束了这里“10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成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p> <p class="ql-block">因大风原因,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都不对外开放,只有在景区门口打个卡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附近找了家叫山居水河民宿住下,等待明天好运。</p> <p class="ql-block">向村民打听到附近就有水渠。</p> <p class="ql-block">迫不及待的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骨,中原血泪″,红旗渠这条悬挂在悬崖峭壁上的人工天河,是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用十年血汗铸就的生命之河。</p> <p class="ql-block">为终结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1960年2月,县委书记顶住劳民伤财的质疑,以给后代留条活路的孤勇,在技术员断言不可能的绝壁画出蓝线。</p> <p class="ql-block">3.7万材县百姓扛起铁镐,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情,在无大型机械,缺粮短款的困境中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于太行山腰,生生劈出长1500公里的水网,其中主干渠如巨龙蜿蜒70.6公里。</p> <p class="ql-block">这个风也实在是大,感觉自己都站不稳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亲自下厨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美美的睡上一觉迎接明天的太阳。</p> <p class="ql-block">早上,景区还是没开放。</p><p class="ql-block">来都来了,20多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青年洞外围。</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300青年突击队员,悬吊绳索以17个月,夜以继日的锤击,在石英砂岩上凿出的生命通道。</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玻璃栈道,有点小紧张。</p> <p class="ql-block">1974年周恩来总理曾言"新中国有两大奇迹: 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另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可惜我们不曾参加,但红旗渠的精神会始终不忘。</p> <p class="ql-block">虽然有些小小遗憾,但还是不须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