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浙江的文旅景区,就资源禀赋而言,在全国并不算特别突出,但就运营水平而言,肯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七、八年前,江苏广播组织的大型听众活动“你好横店”盛况空前,开启了电台“你好”系列活动的持续举办,电台增加了广告收入,景区扩大了品牌影响,皆大欢喜。在那场活动中,我切身感受到了浙江在“影视+文旅”领域的大胆创新。在此之前,我常常对台湾的文旅景区运营情有独钟,此后我便感觉到,大陆的文旅景区如果对运营真正重视起来,其效果一定引人入胜。文旅行业的独特魅力也正在此。最近文旅消费呈现“K型消费”的特征,即本来流量大的景区,其新增流量也更大,反之,原来流量小的景区,在消费降级的环境里更加落寞。广大的低流量文旅景区如何“转型“、如何“复兴”,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 浙江的文旅运营究竟有什么轨迹可循?我觉得,首先是“依靠资源、不唯资源”。没有资源,完全“凭空起高楼”,的确也可以打造一流景区,但是对投入规模、政策支持、管理强度等都提出了很高要求。横店就是这样的一个成功案例。深圳世界之窗、开封万岁山等大概也是这种类型。但是,绝大多数景区,必须有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的支撑。资源支撑力度极大的,像故宫、兵马俑,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支撑力度小的,就必须认真进行IP挖掘、打造,使之成为热门景区。结合资源与运营、打造出成功景区的例子,在浙江就不胜枚举。一幅《富春山居图》让小小县城桐庐敢于声称“中国最美县城”“水墨画里的县城”,事实上桐庐已经将挖掘资源、打造品牌的文章做透了。</p> <p class="ql-block"> 瑶琳仙境,数十年的传统景区,现在被一场颠覆想象的穿越之旅注入了全新活力。全感VR乐园位于景区出口处,游客游览感受完迷人的喀斯特洞穴景致后,可以带上VR头显,穿越“打怪”,瞬间穿越到截然不同的奇幻时空,感受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乐趣。峰终定律称,人的记忆有简化的现象,往往记住一个过程中的“高峰体验”,所以游程的“开始”、“结束”,以及中间的某个节点,应该被设计成这样的高潮时刻。</p> <p class="ql-block"> 石舍村是一个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村子,因为石头多而名。俯瞰整个村落,形状像一艘帆船,群山环绕,三面环水,绿树成荫。多幢明清时期的徽派民居建筑保存完好。这里还是马岭古道的最后一站。当然,这些都是属于老天爷和前人赐予当代村民的“资源”。但是,如今这里汇集一众咖啡馆、民宿、手工艺店、特色餐馆,以及体验馆、先锋艺术家的艺术活动等,让自然与人文交相生辉,让游客的休闲体验感飙升(如“大樟树下的咖啡馆”)。各地的古镇古村落可能都在尝试文化元素的融入,但融入的“火候”把控得当,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而成功的古镇古村落就成为“网红景区”。</p> <p class="ql-block"> 除了“依托传统资源,打造景区体验的独特品牌”,另一条运营密码当属“以人为本”。各行各业都在大喊“以人为本”(比如我们传统媒体所谓的“以受众为中心”),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与尊重。</p><p class="ql-block"> 比如,Z世代的人性是什么?简而言之,一是具体强烈的文化包容化和接受新文化的能力。他们一会儿追逐精致文化、一会儿又享受“土味”,拍脑袋决策的景区往往被这种风尚牵着鼻子走。在“土洋关系”上,其文化自信心又往往比其它世代更强(这也是国风国潮文化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二是互联网化,对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游戏方式十分熟稔,出行目的地往往受到网络的影响,往往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旅游安排,在旅游决策上喜欢独立思考,旅游与社交相结合,等等。</p> <p class="ql-block"> 通天河景区及OMG心跳乐园景区在运营上基本抓住了Z世代的特征。通天河是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溶洞类型,洞内曲折幽深,水质澄清,河两岸的石笋、石花、钟乳石形态各异。溶洞景区在全国并不少见。但是,坐着游船,听着导游小姐(驾驶员)一本正经地说瞎话,两边用光影演绎大话西游的故事,体验感就完全不一样。但是更强烈的体验还在后面。出洞以后,悬空飞车、凌空漂越、玻璃天桥等游乐项目接踵而来,上天入地,惊叫连连。野外摸鱼、天马行空等项目夹杂其中,又赋予整个游程以良好的松驰感和节奏感。“游乐+文旅”赛道最重要的是游客动线的设计、节奏的把握,这方面,心跳乐园可圈可点。</p> <p class="ql-block"> 在桐庐桐君山景区,笔者看到有这样一幅颂赞桐君的楹联:“大药几时成,漫拨炉中丹火。先生何处去,试问松下仙童。”我想,文旅景区运营就是一味“大药”,足以让景区祛病延年、人丁兴旺,但是当今又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样一味灵丹妙药,需要多少文化的积淀与岁月的煎熬?掌握密诀的景区策划人(或团队),需要既懂得“政府规律”,又懂得市场规律、传播规律,他们何处找寻,只能问诸“松下童子”。(2025-5-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