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笔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兰心无语/文</p><p class="ql-block">爱一个人一眼万年,喜欢一句话却是一目瞬间,“我想攀附月色,化一阵清风吹醒群松春醉,去山中浮动。”这是徐志摩眼中的春天,但我更想它是王维笔下的空山新雨,松涛阵阵,小溪潺潺…… 此时,一个人、一首诗、一幅画……</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王维的诗,也喜欢他的画,清新爽朗,总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感觉,读他的诗,赏他的画时更适合燃一柱檀香,望袅袅轻烟渐入佳境。</p><p class="ql-block">诗人的日子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实则也是数着念珠一般,一天接着一天,从手中滑过,串成周,串成月……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流年日深中累度岁月,在人生海海里沉浮起落,我们有一颗出世的心却总被现实困扰,我们都渴望变成星辰大海,乘着地球在宇宙流浪,我们都想踏遍河流山川,将浮云吹作雪,将世味煮成茶,我们总在寻觅一处灵魂可以居住的地方,是一片天,一块地,亦或是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忙碌的岁月中时常口不由心,嚷着:“归去,几时做个闲人,慢熬风花,细炖霁月”,其实那也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作为凡人,世井女子,我喜欢在烟火中找寻生活乐趣,更喜欢在兴趣爱好中滋养灵魂。</p> <p class="ql-block">2020年,走进“中国画”,便痴迷地爱上“山水”。我喜欢林木的阴翳,山石的棱角,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更喜欢那崖间倾泻而出的淙淙流水……每每拿起画笔于高山之巅,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感觉长风浩荡,处茅舍草屋中,聆听琴声筝鸣……</p> <p class="ql-block">那瞬间就有种人画合一,人在画中游的幻觉,我不在乎我是谁?我可以是骑着毛驴携琴访友的范宽,也可以是倚栏赏竹听风的陶冷月,还可以是席地而坐读于山野的陈少梅……总之,我乐得化作山间的一士一卒、一草一木、甚至一缕清风,不必攀附月色,一样美在其中,乐在其中。<br></p> <p class="ql-block">笔下的山水已然是我心灵的旅程。经年岁月里,没有太多机会抽离自身走进自然,只能在笔墨晕洇中,山一程,水一程,朝看万山红遍,暮赏烟雨漓江,春咏自然之声,秋宿霜林茅屋……<br></p> 在勾皴点染里,风一更,雪一更,在云山静幽处的踽踽独行,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与陆放翁聊诗意图,闲居柳岸村舍,赏南湖秋水,看松水鸥鹭,登山亭观松,坐月下听泉,仰视山澜秋涧,俯瞰激流飞湍……待到春柳云烟山花烂漫时,再来一场半世云游,驾轻舟、过万重山…… 一幅幅画卷,一次次心旅,让我在笔下的青山绿山水中乐得忘返。我喜欢沉静在绘画的时光中,我喜欢完成一幅画作时的欣喜感,我喜欢在烟火的生活中为自己营造一点清欢。<br>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是每个人都能踏遍万水千山,不是每个人都能亲见河海山峦。我们可以在烟火的生活中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愉悦自己,滋养自己,变老的路上才能山长水阔,看平芜之处皆是春山。<br><br> 兰心无语于2025年5月15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画中岁月】</h3><div>人生到底是什么?常有人说“人生如梦”、“人生如棋”,似乎各有各的道理和玄妙之处。在我接触国画人物课后,突生一种感慨,人生何不尝是画,每一幅画都有一段故事,故事中的人在画笔下匆匆走过童年、青年、中年、老年。<br></div> 昨晚,国画人物课的题目是《粒粒皆辛苦》,案例中是一个头带白羊肚毛巾的陕北老汉,紫铜色的面庞沟壑纵生,一只布满褶皱的手拿着老烟袋锅,身上还披着件大羊皮袄,一看就是历经了岁月沧桑。老师授课的重点是如何将人物表现出苍老的状态。 跟着老师的节奏,先起形、后勾轮廓。当把脸型、眉、眼、嘴都呈现出来后,一眼看去,这是一个很有型的青年壮汉。接着,往上画眼袋、鱼尾纹、抬头纹……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几笔,瞬间,一个青年人在我的笔下渐渐变得苍老起来。 这时直播间的弹幕区上弹出扑天盖地慨叹人生的留言,我没有去发表什么见解,只是面对着自己眼前的那幅画有些泪眼朦胧了……此时心如潮海,一串串人生的思绪把人从画面中带出…… 人生如梦,一觉醒来早已物事人非;人生如棋,你愿为卒行动虽缓不见退步。人生如画,岁月如歌,了了几笔,勾皴擦点时人生似冲波逆折之回川,人生如此短暂,有时我们来不及多想,便夕阳无限好,已是近黄昏。 画山水画时,觉得每一幅都是一个故事,一段光阴,点景人物只是山水间的匆匆过客,并不是主题。而人物画则不然,每一笔都在传递他人生的悲喜、每一皴都在体现他的曾经过往。起笔时青葱岁月,落笔后便人生百转。 老师说:“画人物,无论画谁都有自己的影子。”我想,也许是在画别人的时候,更想表达自己的人生吧。<br> 不管是画中人,还人在画,我们将人生当纸,心情做笔,用心地去演绎画中的人生,描绘光阴里的故事吧。<div> 兰心无语写于</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国画里遇见自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兰心无语原作</h3> 雪小禅在《繁花不惊,银碗盛雪》里写道:“一个女子,只有经过时光的淬炼,才会有醇厚的味道。” 我自以为,这味道可以是陈年的普洱,干枯的玫瑰,也可以是淡淡的墨香…… <br>当我手执画笔,在浮躁喧嚣的世界里寻到一片安宁时,我的心里、眼里、梦里,便只有你——国画。<br>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将一颗绘画的种子埋进心底,也许很早,也许与生俱来,经历了岁月的沉寂,直到遇见你——国画,<br> 它就急不可待的要开花,就像窗台上那盆兰花,伺养多年,终于在这料峭的春日熠熠绽放。 小的时候,喜欢在简单的线条里勾勒着自己的梦想,但成年后的生活却让梦想越走越远。直到中年,放慢脚步回望,在那沧桑的岁月里只有绘画的那颗初心依然留有痕迹。 于是,拾起画笔在笔墨勾染间,看百花盛开,听山间虫鸣,观云烟变幻,让琐碎的日子变得简单,让平庸生活的变得美好,让媚俗的灵魂变得有趣。 每次拿起画笔,仿佛时间凝固,仿佛世间唯我,一颗忙碌的心在勾、皴、点、染的笔划中寻找和体味纷繁复杂世界里的简帧和宁静, 五墨多彩屏闭了世间的浮躁和喧嚣,你只需在这美的意境里彳亍徜徉…… 国画种类众多。我更偏向写意和工笔。这两种技法好像我的性格,时而奔放,时而严谨。 人们常说江山如画,人生何曾不一是幅画,每个人用事业、爱情、家庭描绘出一幅幅生活写意、工笔、山水图。 我们在赏画之时,又何尝不是在欣赏自己的人生呢? 如果说在文字里曾邂逅今生的自己,那在国画里则遇见了今生的前世。守住初心,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br>若有诗画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div> 兰心无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