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临摹 贵在坚持,一一曹全碑学习体会

一粒轩书法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不知不觉参加曹全碑竞临学习已两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无论是对用笔特征,字形结构,章法表现,还是实际书写的熟练程度都有了新的提升。为此,要特别感谢县书协为我们搭建的这种长期学习,便于交流的竞临平台,同时也借此机会谈一谈自己的临帖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一是坚持。书法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贵在坚持。每天看到二十多位书友坚持临习,提交作品,很受教育。特别是书协的仪鸿主任、李杰秘书长工作之余带头临习打卡,郁树春老师每天晚上总结点评,每天早晨五六点钟就引导鼓劲,这些都给予我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两个月来自始至终,严格要求,坚持不懈,从无间断,已经把每天临帖作为习惯,作为常态。也将会对今后的书法学习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二是精准。临帖究竟是要求像还是不像,各有说辞。但我认为最初临习阶段还是越像越好。比如对曹全碑横画的曲直变化,起笔时方圆兼备以圆为主的用笔特征,笔画之间搭接虚实的巧妙处理,雁尾的大小及飘逸程度,纵疏横密的空灵秀丽等,只有把这些细节特征精准地表现出来,才能全面反映对曹全碑的理解和把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三是体悟。人常说,成功的背后是勤奋加天赋,作为书法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我想天赋就是常思常想常悟。大家都在临曹全碑,但每个人的作品都有差别,有的笔画圆润,有的笔画挺劲;有的提按分明,有的粗细均匀;有的结体扁平,有的雄强方正。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用笔习惯,所以在每天递交自己临习作品的同时,都会认真查看其他书友的作品,从中汲取大家优秀的营养成份,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和缺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总的说,坚持可以增强恒心,精准可以养成细心,体悟可以培养信心。最后也期待县书协继续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搭建类似的学习平台,让广大书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使我县书法水平得到全面提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弘扬优秀文化,记录平凡足迹。传播翰墨知识,共享美好生活。</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