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小学教师读书分享会(第十七期)

英才马老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5月13日,英才小学举行了第十七期教师读书分享会,主题围绕《教学工作漫谈》的第八辑“从“?”到“!”。”和“跑进快乐天地”。两个内容展开。本次分享会的教师是马依玲老师和段忠翔老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依玲老师分享的是魏书生老师,《教学工作漫谈》第八辑我和我的学生里面的:从“?”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章节,初看觉得是在讲学生坐姿这样的小事,深入思考后,才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智慧,令人深受启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魏老师关注到学生坐姿像“问号”这一现象,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意义重大。不良坐姿,弯腰驼背、眼睛离书本极近,首先威胁的就是学生的身体健康。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骨骼尚未定型,长期错误坐姿会导致脊柱侧弯等问题,影响身体正常发育。而近视问题更是不容小觑,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视力下降几乎是必然结果,不少孩子早早戴上眼镜就是例证。健康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石,没有良好的身体,学习便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学习状态和效率来看,不良坐姿同样影响深远。当学生弯腰驼背时,身体处于一种不舒展、紧张的状态,这会让大脑供血不足,难以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课堂上,分心走神就成了常态,老师讲授的知识左耳进右耳出,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这种不舒服的姿势会使学生潜意识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将学习和身体的不适联系在一起,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原本有趣的知识也变得味同嚼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魏老师提出将“问号”姿势拉直成“感叹号”,即倡导正确、笔直的坐姿,可谓切中要害。坐如钟,身体自然舒展,血液循环顺畅,大脑能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从而保持清醒和敏锐,为高效学习奠定生理基础。同时,良好的坐姿本身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认真专注的精神风貌,当学生以端正的姿势坐在课桌前,内心也会不自觉地进入一种严谨的学习状态,更容易沉浸于知识的海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更加深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坐姿习惯,魏老师请专人记录提醒学生保持正确坐姿的时间和次数,这一方法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科学的教育策略。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监督和强化。专人记录就像一个外在的监督机制,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坐姿。每一次被提醒,都是一次自我反思和纠正的机会。随着时间推移,正确坐姿从被强制要求逐渐变成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最终内化为稳定的习惯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这一章节延伸开来,我们可以看到魏老师教育理念中对细节的重视。教育无小事,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关注学生坐姿,实则是关注学生成长的全方位,是从细微处呵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的学习和未来发展保驾护航。这种关注细节的教育态度,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它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着眼于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举止等方面,因为这些细节同样塑造着学生的性格和未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这一做法还体现了魏老师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建立监督机制来培养学生习惯,遵循了行为心理学原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面临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问题,魏老师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无论是培养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还是品德修养,都需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方法和策略,以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让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变‘?’为‘!’”这一章节以小见大,从学生坐姿这一细微之处展现出魏老师卓越的教育智慧和深厚的教育情怀,为我们照亮了教育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征程中,注重细节,巧用方法,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教师的实践策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身体状态、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例如,在课堂中定期提醒学生调整坐姿,开展“坐姿小标兵”评选活动,通过榜样示范激发学生积极性;课间设置眼保健操、拉伸操等活动,帮助学生放松身体,预防疲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建立可视化监督机制:借鉴魏书生老师的量化记录方法,利用班级日志、小组互评表或数字化工具(如小程序打卡),记录学生保持良好坐姿的时长或次数,定期反馈与奖励。例如,每周统计“坐姿达标时长”,对进步显著的学生给予表扬或小奖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强化身心协同教育:结合学科教学渗透“身体管理”理念。如在语文课堂中讲解古人“正襟危坐”的礼仪文化,在科学课上科普坐姿与脊柱健康的关系;通过班会课开展“坐姿与学习效率”主题讨论,引导学生自主认识良好习惯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家校共育形成合力:通过家长会、班级群向家长强调正确坐姿的意义,建议家庭学习环境中配备符合人体工学的桌椅,并分享家庭监督小贴士(如设置定时提醒),确保学生在校在家保持一致的行为规范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魏书生老师对坐姿的关注,本质上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怀。教师可以以此为启示,从细微处入手,将习惯培养与学科教学、身心发展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以小习惯成就大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段老师分享的是魏书生先生在《教学工作漫谈》中《我和我的学生》一章提到的“跑进快乐天地”,是其教育实践中倡导的一种将体育锻炼与学习生活结合的教育理念。这一内容的核心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跑步等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培养意志力,并在运动中感受成长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以跑步为载体的调节身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魏书生坚持让学生每天跑步(如晨跑、课间跑),认为跑步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调节情绪、缓解学习压力。他提出“身体是学习的本钱”,通过规律性的跑步活动,学生逐渐养成自律习惯,并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源于坚持”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集体活动中的团队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跑步被设计成集体活动,学生需要以班级为单位共同完成目标(如设定里程数、坚持打卡)。这种方式强化了班级凝聚力,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互助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互相鼓励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从运动中感悟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魏书生引导学生将跑步中的坚持迁移到学习中:比如用“跑完1000米”的毅力去应对一道难题,用“冲刺终点”的勇气面对考试压力。文章中提到“坚持长跑,更重要的,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磨练了同学们的意志”,他强调“身体的磨炼会带动心灵的成长”,学生在运动中学会自我激励,逐渐形成乐观、坚韧的品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快乐教育的内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跑进快乐天地”并非单纯强调运动本身,而是通过运动构建一种“快乐学习”的生态。学生在运动中释放天性,教师则通过观察学生的状态调整教学策略,让教育回归自然、轻松的本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了魏书生先生“跑进快乐天地”给了我一些启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重视体育的育人价值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可将跑步、跳绳等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融入日常教学(如课前5分钟活动、课间操拓展),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通过运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例如用“坚持跑步”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努力才有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用活动促进班级管理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组织集体性体育活动(如班级趣味运动会、小组竞赛),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减少班级矛盾,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在合作中互补共赢、发挥各自优势、凝聚合力实现共同目标;在竞争中激发潜能,以良性比拼提升自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通过运动中的表现观察学生性格特点(如谁有领导力、谁需要鼓励),因材施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寓教于乐,平衡学习与放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避免过度强调学业成绩,通过运动调节课堂节奏。例如,在学生学习疲劳时组织短暂活动,提高后续学习效率。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将运动中的体验转化为教育契机:如用“长跑中的坚持”类比学习中的毅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心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性格内向或压力较大的学生,鼓励其通过运动释放情绪,教师可陪同参与,拉近师生距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通过运动中的成功体验(如完成一次长跑、赢得一次比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 教师以身作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魏书生先生注重锻炼身体,也带动学生锻炼。他领着学生每天跑步,不管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都坚持每天往返5千米。以身示范“终身运动”的理念。这样有利于与学生传递热情,增强亲和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魏书生先生的“跑进快乐天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唤醒。将运动与学习结合,既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品格,最终实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英才小学常年招收一至六年级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电话:18849665695(微信同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0872-2256658</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图文编辑: 马依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初审:曾杰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复审:张雨婷</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终审:李兴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