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女人的胜利》后感

扬子

<p class="ql-block">读了余华的《活着》这本书后,我对余华的作品就有了一个极好的印象,觉得他写的作品都错不了。</p> <p class="ql-block">开始,我并不想看这本书,有关女人方面的,无论是肤浅的、深刻的,励志的还是颓废的,自以为看了也是白看,自己已经自成体系,不会轻易改变三观、认知和做事做人的风格,没什么可借鉴的,但是推荐列表里总是出现的这个书名,让我产生了好奇心,想看看到底写了什么。幸亏是一小段小段的,否则我会抓耳挠腮,因为我看不懂,一个故事看完了,我没明白什么意思,我哑然失笑了,笑我的不懂。此时,我想起了很久以前,同事三人一起上班,同事说了一个笑话,说完后她们两个哈哈大笑,我一脸认真的样子,问她们为什么笑,我说我没觉得好笑啊,她们笑的更欢实了,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流出来了,看她们笑的样子我也笑了,只是笑的意义不同而已。四十岁的我,不是真的觉得自己有多笨,只是对某些方面的确木讷的够可以。于是找了度娘,看看别人是怎么理解这个故事的,看了以后我似懂非懂的,继续看书。</p> <p class="ql-block">整本书都是这样的状态,每看完一个小故事都要寻求度娘的帮助,我竟然有耐心、不厌其烦的把整本书给读完了。读完了似乎什么都不懂,又似乎明白了点什么,这种感觉竟然有点暖暖的、很舒服,具体什么似乎又说不出来,只是更懂得珍惜现在。忙碌了一天的工作,下班回家热乎的饭菜已经摆上餐桌,虽不是满汉全席,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共进晚餐,享受岁月静好,辅导孩子写作业的程序必不可少,一切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虽不是全然的母慈子孝,但只要耐心沟通,也没有鸡飞狗跳,无伤大雅的小插曲是被允许和接受的。</p> <p class="ql-block">生活嘛,如同一潭死水没有一点波澜岂不是更容易腐朽嘛,每一个人首先是做自己,成为自己世界的主角,然后才是其他角色,比如子女、父母、伴侣。允许别人成为别人,自己才能更好的做自己,无论是谁,做自己人生舞台的主角,活得舒展、自在,每一步都走的沉稳,脚下踏的才是真地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