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在我农村家乡和老家大家族的记忆中,三大大蒋文邦的身影始终清晰而深刻。他的一生,虽如流星般短暂,但他的音容笑貌和在抗美援朝中英勇参战的事迹,广泛流传在我们大家族每个人的记忆中,也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在我们老家的习惯称呼里,把三大伯叫做三大大。三大大蒋文邦出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现在的永登县镇武区(后改称缸子沟人民公社)上阳村。那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外有列强环伺,内有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三大大在一个拥有十几口人口的大家庭中成长起来。家中除了辛勤劳作的他的父母,三大大的原生大家庭里一共有八个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人虽然生活清贫,但彼此依靠,相互扶持,在艰难的岁月里顽强地生活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等待全国解放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三大大逐渐成长为一位结结实实、憨厚耿直的热血青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他目睹着国家的困难,心中燃起了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当抗美援朝的号角吹响之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如一声春雷,响彻中华大地。我三大大和本庄子上的杨玉盛、包荣武以及邻庄子的包乃俊、何玉珠这五位符合征兵入伍条件的适龄青年,怀着满腔热血,义无反顾地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踊跃参军入伍。他们各自告别了家里年迈的父母、亲爱的兄弟姐妹,踏上了前往朝鲜抗美援朝的征程。那一刻,他们的背影坚毅而决绝,承载着家人的牵挂与期望,也承载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之后,在朝鲜战场上,三大大被分配到后勤保障部队,负责驾驶汽车从后勤保障基地向前线运送战争物资,包括至关重要的枪支弹药和后勤补给药品食品。这条补给线,看似只是一条普通的道路,却充满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天上,敌军的侦察机和轰炸机如同盘旋的恶鹰,时刻伺机而动,寻找着轰炸打击的目标;地上,道路崎岖不平,还时常遭遇敌军的埋伏和破坏。但三大大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在长长的补给线上,他们凭借着智慧和勇气,巧妙地与敌人斡旋。他们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时而趁着夜色的掩护关掉汽车灯光悄然摸黑前行,时而利用地形的优势躲避敌军的攻击。每一次出发,都可能是生与死的抉择,但他们从未退缩,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使命,只为能按时将物资送到前线指战员的手中。有时遭遇敌机轰炸后,有点车辆被炸弹燃烧弹击中,车上的战友们往往就会流血牺牲。而经历千难万险送到前线的那些物资,是前线战士们的生命保障,是他们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坚实后盾。三大大和战友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又是流血牺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战争结束后,三大大和邻村入朝作战的几位战友,不踞功自傲,不向国家伸手索要补偿和额外报酬,大家一起复员回到了老家务农,继续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大战场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回到家乡的三大大,并没有因战争的结束而停下奋斗的脚步。他先是在村里担任主任一职,积极为乡亲们服务,带领大家努力改善生活。没过几年,组织上考虑到他在驾驶方面的专长,将他招录为安西专区汽车运输公司的专职汽车驾驶员。在这里,他继续发挥着自己的才能,常常驾驶着大卡车拉运产品,从事经营服务工作。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驾驶技术,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在家族中,三大大与我的父亲蒋德邦(兄弟中排行老四)关系格外亲密。或许是因为年龄相近,又或许是因为两人都在外地有着正式的工作单位,有着相似的工作经历和共同的话题。在三大大的兄弟姐妹八人之间,他们老三老四之间的联系相对更多一些。我的父亲(老四)后来会常常对我说起三大大的故事和事迹,言语中满是对他三哥的怀念和敬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记得父亲对我说过这样的话,1961年,三大大在定西专区汽车运输公司工作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了。他忽然患上了脑溢血或者心肌梗塞这样的重症。在那个医疗条件有限的年代,这样的疾病几乎是致命的,也无法确切诊断清楚。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三大大就病逝在了定西专区工作单位的集体宿舍里。而在此之前,三大大出差期间和我的父亲在永登县城见面时,还赠送给我父亲一块手表,两人还兴致勃勃地相约,要在当年春节一起返回老家缸子沟公社上阳洼村,与家人一起过大年,拜望年迈的父母,看望家中的妻儿。那时,三大大的儿子蒋明基刚刚出生才几个月,三大大满心期待着能早日回到家中,抱抱自己的孩子,享受天伦之乐。然而,命运却如此无情,三大大竟然意外的病逝在异地他乡,临终前,他甚至都没能见上自己唯一的儿子一面。这成为了父子之间,也是整个家族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三大大去逝后,我的父母亲和三大妈等人,一起前往定西汽车运输公司,忍着悲痛迎接三大大的遗体回永登老家。据说从定西返回永登的路上,装载着三大大棺材遗体的汽车竟然在路途中出现故障抛锚了许多次。为此,家人们都说三大大去世后,他的魂魄还有许多牵挂扯心的事和未尽的工作,故而不死不瞑目,不肯利利落落的魂归故里。现在三大大的遗体就埋葬在老家上阳洼的祖坟里,他和他的父母兄弟姐妹们又在九泉之下安静的团聚在一起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如今,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三大大离开我们已经六十四个年头了。我小时在我家的木柜子里,见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或是国防部制发的我三大大的汽车驾驶执照,后来由于我们几经搬家找不到这个难得的遗物了。但是,我父母家里还珍藏了一张一寸大小的三大大身穿军装的照片,后来我把这张黑白照片拿到照像馆,让摄影师翻拍了十多张以免再次遗失,随后我把放大后装了像框的照片,分送给我们家族的人留作纪念。当然,在后来我们大家族里每当有婚丧嫁聚、贺寿上坟等聚会的时候,长辈们总会提起三大大,给晚辈们讲述他当年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讲述他对家人的种种关爱之举。他的故事,就像一支火把,在家族的后辈生活里一直燃烧着,激励着我们后辈勇敢前行;三大大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诠释了忠诚、勇敢和担当,成为了家族永远的骄傲。同时,他在祖国需要之时为国奋不顾身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也将在家族的传承中,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去,永远不会湮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亲爱的三大大,我们后辈人永远怀念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