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孩子越来越难带,规矩需要从1岁后一步一步立

慧子

<p class="ql-block">1 岁后的孩子,真的越来越“难管”了:</p><p class="ql-block">以前还能乖乖坐餐椅,现在坐一会就要站起来,安全带都不管用!</p><p class="ql-block">走路就是不肯牵手要自己跑,一天天好多危险动作,根本拉不住。</p><p class="ql-block">动不动就哭鼻子,想要的东西拿不到一秒就哭,玩具玩不好立马发脾气扔东西……</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文章,就来好好聊下怎么给孩子立规矩,对你今后几年的教育都会有帮助。</p><p class="ql-block">给孩子立规矩,先要看准时机</p><p class="ql-block">什么时候能立规矩了?有人建议从小就该立,有人认为 3 岁再立不迟。其实年龄多大只是参考,能给孩子立规矩的前提有 2 个:</p><p class="ql-block">孩子能听懂简单的指令</p><p class="ql-block">随着孩子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1 岁多的时候,你会发现跟孩子玩,他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像是“把小汽车拿给妈妈”,这时候告诉孩子一些简单的规则,他可以听懂。</p> <p class="ql-block">有必要给孩子立规矩了</p><p class="ql-block">有的妈妈可能会疑惑,这么小立规矩,有必要吗?</p><p class="ql-block">1 岁后,随着探索范围的变大,自主意识的增强,孩子会更经常地来试探你的“底线”。这时就意味着,需要调整方式,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p><p class="ql-block">制止孩子、吼他一下,的确能管的了一时,但长期好习惯的养成,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对他规则意识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做好 3 个步骤,正确立好规矩</p><p class="ql-block">第一步:制定合理的规则</p><p class="ql-block">制定规则之前,需要想清楚三点:</p><p class="ql-block">规则不在多,在于是否有必要。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藏起插线板,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来避免他触碰,不需要为此立规矩。但是乱打人,就需要通过立规矩规范行为。</p><p class="ql-block">规则要有利于孩子发展,而不是图省事。比如,孩子要爬高,与其严格禁止孩子所有的爬高行为,不如允许孩子攀爬较低的攀爬架,或者要求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攀爬。</p><p class="ql-block">规则要符合孩子当下的能力发展水平:</p> <p class="ql-block">第二步:帮助孩子理解规则</p><p class="ql-block">不同年龄,有不同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第三步:应对孩子违反规则</p><p class="ql-block">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比起批评,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告诉他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对他的成长更有利:</p><p class="ql-block">糖糖爸爸:</p><p class="ql-block">立规矩其实就是好习惯的养成,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宝宝明确大人的底线是什么,反复强调,比如有一阵我家糖糖一生气就会拿东西砸人,我会告诉他“不可以用东西砸人”,并且教他别的方式,如果生气可以说“我很生气”,跺脚等等,几次以后她会知道什么样才是合适的做法。</p><p class="ql-block">笑笑妈妈:</p><p class="ql-block">我儿子最近特别喜欢画画,最近到处乱画,其实他也不是故意的,只是还不懂,所以看到的当下我就跟他说“你很喜欢画画啊!来,画画要在画板上,墙上擦不掉。”没有特别责怪,但是会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听过以后还会指着墙经常告诉我“妈妈墙上脏了擦不掉。</p><p class="ql-block">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你还需要根据自家孩子的个性特点,调整你的态度。</p><p class="ql-block">比如,对于那些喜欢挑衅、冲动的孩子,需要更坚定、耐心地引导他们。对于内敛、胆小的孩子,不要太逼迫,只要给予充满爱的帮助和温和的要求,就能够促进他形成规则意识。</p><p class="ql-block">规则意识的建立是个长期的过程,你可能需要花几年的时间,持续不断地引导孩子,最终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