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之七情

杜莉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5日</p> <p class="ql-block">晴星期四</p> <p class="ql-block">河南郑州</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五月已悄然过半。回首这段时间,内心满是欣喜与满足。在健康管理师的内训中,我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同时深入研读了《失传的营养学》《别让不懂营养学的医生害了你》《被讨厌的勇气》和《中医的常识》。通过这些学习,我不仅将健康理念传播给更多人,也让自己在认知与行为上实现了蜕变。我坚持早起、阅读、输出、营养搭配与运动,这些习惯让我更加贴近身心平衡的状态。成长,正是在认知与行动的交织中悄然发生,为自己的每一步努力感到由衷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今日细读《中医的常识》中关于“七情”的篇章,不禁感慨万千。中医认为,人的心理与身体本为一体,彼此紧密相连、互相影响。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养生智慧。理解每个字背后的含义,便能更好地养护身心。</p> <p class="ql-block">“喜”,如同一场激昂的打击乐,那鼓点敲击出的音符与心的频率相呼应,鼓舞、鼓动着生命的律动。这种状态便是“喜”。然而,过喜则易伤心,正如范进中举时的狂喜,可能带来身体的负担。真正的“喜”应是平和而悠然的,如涓涓细流般滋养心田。</p> <p class="ql-block">“怒”,是情绪压抑于心,闷而不发;“愤”,则是恶劣情绪喷薄而出。长期隐忍不发,无形的能量可能转化为痰浊或瘀血,甚至形成瘤块。因此,要学会疏肝理气,如品饮玫瑰、月季之茶,或食用白萝卜,让心中的郁结得以舒解。同时,对己严格,对人宽厚,亦能减少无谓的愤怒。</p> <p class="ql-block">“忧”与“虑”,是未来之事在心头萦绕的阴影。“忧”是对未来的担忧,总将未发生之事设想为最坏的结果;“虑”则是急切期待某事发生时的焦虑。这两种情绪常与脾胃功能失调相关。解决之道,不妨尝试放声歌唱或呐喊,将心中的郁结释放出来,让情绪得以舒展。</p> <p class="ql-block">“思”过则伤脾,思虑过多的人,或因气血耗损而消瘦,或因脾胃功能紊乱而肥胖。我属于后者,每次饭后总觉昏昏欲睡,这正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表现。脾胃为后天之本,需减少负担,避免过食。同时,可借助芳香类植物如苏叶、藿香、佩兰等,唤醒脾胃功能,促进消化。</p> <p class="ql-block">“悲”,是分离时的伤感,是生离死别时的哀痛。这种情绪易伤肺,亦会波及心脏。若一个人舌头上沟壑纵横,往往暗示其情感上曾受过深刻伤害。此时,应先清除体内瘀血痰湿,再适当进补,如食用阿胶、合欢花或百合,以抚慰心灵的创伤。</p> <p class="ql-block">“恐”,是内心骤然一紧的感觉,仿佛面临生死攸关的瞬间。这种情绪对肾脏与心脏均有极大影响。恐惧、恐怕、恐怖,皆是对身心的强烈刺激。学会减压,避免刺激性行为,尤为重要。若肾气受损,可选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补肾药物,或常食核桃、松子,佐以少许盐分,以滋养肾气。</p> <p class="ql-block">最后,“惊”是突如其来的刺激,让人尖叫、心跳加速。这种情绪对心神的干扰极大,现代人常通过蹦极、冲浪等寻求刺激,却忽略了自然之道的平衡。为保护心神,建议睡觉时关闭手机,避免突然铃声打扰,尽量以生物钟唤醒自己,让身心在宁静中恢复平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