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十五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从大西洋向西航行,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发现东方印度,开启了东西方贸易新航线。</p><p class="ql-block"> 葡萄牙人来到中国南部澳门,开始爱上中国茶。17世纪60年代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把印度茶园当成嫁妆送给英王。</p><p class="ql-block"> 从此饮茶在英国王室和上流社会流行起来,并迅速风靡英国社会各个阶层。</p><p class="ql-block"> 当地英国伦敦城市下水系统不完善,街头污水横流,垃圾成灾,地下水被污染,由于当地人习惯饮用生水,很容易导致疾病流行。</p><p class="ql-block"> 茶叶冲泡需用开水,烧开水可以杀死水里细菌,这样就确保人体健康。茶叶富含茶氨酸和咖啡因,具有醒脑提神、缓解疲劳等功效。</p><p class="ql-block"> 英国人饮茶喜欢添加牛奶和食糖,把茶饮变成一种美味食品,茶成为英国人最爱饮品,英式下午茶成为时尚,其消量甚至超过啤酒和咖啡。</p><p class="ql-block"> 当年英国从中国进口商品中一半是茶叶,每年进口额数十亿英镑,相当于今天数千亿美元之巨,政府征收茶叶关税和茶叶消费税,占到政府全年税收总额10%。</p><p class="ql-block"> 商人是逐利的,既然这么赚钱,是否可以自己种植和出产茶叶呢?英国实行重商主义,国家帮助商人开拓市场。</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计划派出商业间谍盗窃中国茶叶和生产技术,由此开始改变世界茶叶生产与贸易格局。</p><p class="ql-block"> 今天推荐《茶叶大盗: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讲述这段奇特历史,本书作者萨拉·罗斯,美国著名女作家和记者,《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p><p class="ql-block"> 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东方贸易,接受生产茶叶任务,在殖民地印度开始投资建设种植园,实验种植当地茶叶。</p><p class="ql-block"> 经过实验发现当地出产品质达不到要求,又从广州口岸走私中国茶种子,到印度殖民地试种,结果口感依然无法与中国进口茶匹敌。</p><p class="ql-block"> 东印度公司决定制定一个商业间谍计划,物色合适茶叶大盗化装进入中国盗取中国最好茶种,学习中国先进茶叶制作技术。</p><p class="ql-block"> 这个茶叶大盗就是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福钧。在此前福钧曾在华待过三年时间,采集中国植物样本超过15000种,包括迎春花、荷包、牡丹、白紫藤、玫瑰、金桔、中国蒲葵等。</p><p class="ql-block"> 其中中国蒲葵还被当做生日献礼进贡给维多利亚女王。东印度公司与福钧正式签署雇佣合同,搜集中国最好茶叶和制茶技术。</p><p class="ql-block"> 1848年9月罗伯特福钧乘船来到上海公共租界,英国官员动员各种资源,为他弄到一个少数民族达官显贵身份作为掩护。</p><p class="ql-block"> 福钧剃发易服,出行佩戴清朝官服和足以乱真假辫子,甚至还找来清朝武举人做贴身护卫,十足一个大清高官。</p><p class="ql-block"> 同年十月福钧首先来到浙江杭州一家绿茶加工厂,以清朝官员身份假装视察这家工厂。</p><p class="ql-block"> 根据福钧回忆录记载,茶叶生产工序分采摘、晒青、炒青,免揉直到最后成品分类。</p><p class="ql-block"> 红茶制作流程与绿茶相仿,不同之处是红茶多一道发酵流程,红茶被氧化或催熟而成。</p><p class="ql-block"> 福钧发现在制作绿茶时,中国工厂习惯加入石膏粉和普鲁士蓝这两种化学原料,目的让茶叶更好看,闻起来更香。普鲁士蓝是有毒氰化物,石膏粉也含毒性。</p><p class="ql-block"> 由于篇幅原因,分两次推荐,今天推荐上集,下集更精彩,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