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奇遇

湘宛玲钧 拒聊拒加微

<p class="ql-block">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温暖和惊喜,如春风拂过,留下久久难以忘怀的美好。</p><p class="ql-block">几年前,和同事及朋友一起随团旅游,在游览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时,因一个僧人师傅赠送的贡品花馍,成了我旅行中难忘的奇遇。</p><p class="ql-block">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位于西宁市西南隅的莲花山山坳中。</p><p class="ql-block">从西宁市乘车不久远远地就能看见熠熠生辉的塔尔寺金顶,还未靠近寺院,空气中便飘来酥油和香烛混合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一座寺院带动了一座城,街道两旁藏式风格的店铺鳞次栉比,色彩艳丽的唐卡,精美的藏式银饰,质地厚实的氆氇,各种贡品等琳琅满目。各种特色小吃—手抓羊肉、羊汤、羊肠面、老酸奶、土火锅、酿皮……散发着令人馋涎欲滴的香气。身着藏族服饰的商贩操着一口当地口音的普通话,热情地招揽着顾客,勾勒出一幅鲜活的民俗画卷。</p><p class="ql-block">步入寺内,只见香火非常旺盛,处处飘散着浓浓的供奉香的味道。古老的建筑金碧辉煌,飘动的经幡,悠扬的梵音,此起彼伏的诵经声及那寺院师父和佛学院的学子们,无不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宗教氛围和神秘与庄严肃穆。</p><p class="ql-block">静静矗立的八座如意宝塔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过往行人有人双手合十虔诚礼拜,有人手持转经筒喃喃念诵着六字真言,有人驻足凝视瞻仰。</p><p class="ql-block">石板路上随处可见双手合十,高举过头,匍匐在地磕长头的礼佛者。他们目不斜视,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用身体丈量着与佛的距离,用心灵感受着佛法的慈悲与力量,让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朝拜的、旅游观光的人头攒动,摩肩擦踵,我们随着人流前行,参观了大金瓦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等许多殿堂。</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每一幅壁画,每一尊佛像,每一件文物仿佛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塔尔寺过去的故事。他们见证了塔尔寺的兴衰过往和今生,也承载着无数信徒的信仰和希望。它感染着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让人对这片神秘的土地和深厚的宗教文化产生由衷的敬意。</p><p class="ql-block">行至一个经堂,我和朋友一起正在欣赏堂内恢弘的建筑,华丽而庄重的壁画,栩栩如生的酥油花和粱檐上藏式风格的彩画等,一个正在整理殿堂的僧人师傅向我走来,将一个贡品花馍递到我手中。</p><p class="ql-block">出于好奇,又不知什么意思,遂问道:“是有什么互动活动吗?”</p><p class="ql-block">那僧人师傅说:“没有。”</p><p class="ql-block">“那这?”我举了举手中的花馍。</p><p class="ql-block">“送你的!”</p><p class="ql-block">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因手中捧着花馍,不能合十表示致谢,只好一连串的“谢谢,谢谢”表示。</p> <p class="ql-block">僧人师傅忙他的去了,我和一起的同事朋友细看那花馍。一个好大的花馍,足足有我们平时的四个馒头大。不是莲花造型,犹似莲花造型。上面还涂了红黄绿等几种颜色。</p><p class="ql-block">我们忙着对花馍拍照,一个信佛的朋友说:“这供过佛的花馍,就像开过光的东西一样,是有灵性的。分一分,让我们带回家去,让我们的家人也沾些福气……”</p><p class="ql-block">其实,我是从不信佛的,但我乐于和朋友一起分享我获得的这份珍贵的馈赠,共享这份来自寺院的祝福和善意。</p><p class="ql-block">在佛教的教义中,布施是六度波罗蜜之一,纯粹出于慈悲心与利他心,这种赠与无关功利,无关索取,虽没有仪式的加持,没有特定的形式,但从佛教精神层面来讲,却承载着对众生的关怀。</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种布施,是一份来自佛教的爱,是广博无私的慈悲,是对一切众生的深切祈愿。</p> <p class="ql-block">我想,僧人师傅送花馍给我,也是一种友好的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寺院的祝福传递,旨在引导人们积极行善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积累善因,避免恶果。让佛教中“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在这微小的善举中得以延续,让人常怀利他之心,与人为善,将温暖传递。我想这也是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的原因吧!</p><p class="ql-block">我虽不信佛,而且至今仍不信佛。但此经历让我觉得,塔尔寺不仅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个令人心灵的震撼之地,让我不禁对信仰的力量肃然起敬,对这片神秘的土地充满了无尽的敬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