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我儿时常依偎在我奶奶身边,看着她瘪着嘴一板一眼一字不拉的背诵《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白居易的《长恨歌》“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宫人未识。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儿时我似懂非懂的听着,看奶奶那眯着双眼心身都陶醉的样子心想奶奶怎懂那多,从小诗词就在幼小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在奶奶上世纪初年时代.社会上流行女子无材便是德的时代环境中.奶奶未缠小脚而又去私墅读中华文化之书可见我太公公的文化见识与思想的开放。我逐渐长大奶奶过世多年,接触学习到唐诗宋词后常常回忆起到奶奶读诗样子可谓一历耳根永为稻种,我想这也算家庭中的文脉吧。为什么中华文化这样一代代的影响中国人。我们读起诗仙李白的诗看到了他的豪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去换美酒。读到诗圣杜甫的诗看到了家国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读完辛弃疾的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让我们知晓他的民族的抱负。读完这些唐诗宋词常常使我泪流满面,为什么千百年来这些感天动地的诗文能鼓舞中国人去包容天下勇往直前这是深藏国人心中的文化之根脉,国力之源泉。在你有幸或不幸的时候静下心去读点诗词对你的成长与成熟也会大有益处。常言到,止怒莫若诗。诗三百一言蔽之思无邪。以礼修身,以诗铸人。语言的尽头是诗歌。诗词有四乐,1.可兴、做个有情怀有性情有温度有品格的人。2可观,做个有观察力,有洞察力,有价值判断力的人。3可群,做个有群体和公共意识不谋一己之私谋天下之福的人。4可怨,做一个有独立见解又能对社会进行公正批判融入社会又独立的人。自古诗情半个禅,以禅为诗,以诗为禅去修行,去做个有诗之魂.乐之魄.书之胆量的大写的人。这才是民族文化复的源动力,它将是让我们再次站在世界文化艺术物质之巅的核心价值观生命之源泉。愿这诗风文脉在我们家庭社会代代传承。</p> <p class="ql-block">语言的尽头是诗词她是语言文学中最璀璨的明珠最美的花朵,是语言之美.形式之美.物境之美.情境之美.意境之美.抒情之美.含蓄之美.韵律之美的体现。唐诗宋词是流淌在中国人文化血液中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止怒莫若诗.止忧莫若乐.不学诗无以言.语言的尽头是诗词.让我们在诗词歌赋中去常读.常新.常悟.常觉.而世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诗歌赋予中国人丰富的情感而功不可没,无论你喜悦还是悲伤,无论你振奋还是惆怅,无论你是思念还是悲痛,无论你是回忆还是向往,它可歌.可泣.可兴.可观.可群.可怨,诗歌以神奇的力量给你平添快乐修复创伤,语言的尽头是诗词是人类的精神表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