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口袋的故事

钓鱼台

<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还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说起,小田就是那个时候出生的。他生活在一个五口之家的农村家庭。在家里小田最小,那时刚好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父母就把他送到村里办的幼儿班上学。当时国家还比较穷,像样的幼儿园,在农村根本不可能找到。所谓的幼儿班也就是几个生产队联合起来聘请两个初中刚毕业的小女孩子在里面担任老师,用祖上留下了的祠堂当校舍,老师也没有工资,只是按照其他社员在生产队出工的社员一样记工分。每个幼儿班也就三十个左右的孩子,有大有小,大的基本上读一年幼班之后就可以上小学了,小的则读两年。</p> <p class="ql-block">  小田的父母是典型生产队的一线社员,平时为了带好三个孩子,省吃俭用,勤俭持家,生活上还过得马马虎虎。小田的父亲老田脑子还有点灵活,一到农闲时就冒着被大队干部连本带利没收的危险,悄悄地利用自留田生产出来的麦子做本钱,蒸一些馒头到外大队去换。那时一斤馒头换一斤麦子,每次蒸八十斤左右的馒头,就可以换回八十斤左右的麦子,而本钱只要四十斤左右的麦子磨的面粉就可以了。再利用赚来的麦子养猪,一般来说,一年可以养两圈猪,每圈养三头。一年到头,小田一家的收入也可以达到九百多元钱,也就是:六头猪到食品站可以换到到六百元左右的钱,加上父母在生产队出工可以挣到三百元左右的工分钱,两项相加不就是九百多元了吗。</p><p class="ql-block"> 在当时有这种收入的人家已经算中等水平了。俗话说:“温饱思淫欲”,所以小田的父亲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闲暇下来后,会抽抽烟,喝喝老酒。</p><p class="ql-block"> “你这样又抽烟又喝酒的,还有三个孩子在上学,有多少钱给你糟蹋啊?”小田母亲拿老田也没有多大办法,着急时也只能吼几句发发牢骚而已。</p><p class="ql-block"> 不管小田母亲怎么发牢骚,老田都是一言不发,其实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不良习惯不好。但就是改不掉,依然我行我素。有一次小田母亲在给老田钉纽扣时,灵机一动便在老田的上衣里面特意加缝了一个稍小的口袋。 </p><p class="ql-block"> 老田拿到衣服,一看多了一个口袋,不解地问小田妈:“为什么要给我多缝一个小口袋嘛?” </p><p class="ql-block"> 小田妈忙解释说:“小口袋装好烟,因为好烟是用来敬人的,难得用所以我就缝小一点;大口袋装次烟,是自己抽的,经常用,所以我就缝大一点。今后,你买烟的时候买两种,一种好点的,一种次一点的,也好省几个钱。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有三个孩子在上学,能过下去就已不错了,还有多少钱来供你抽烟、喝酒呢?何况你这个烟抽得档次还不低呢!让你戒烟是不可能的,我也好不容易才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既体面又能省一些烟钱,怎么样?”</p> <p class="ql-block">  “哦,原来如此!”老田想想也对,自己的老婆一年到头连一件体面的衣服都舍不得买,现在终于明白了老婆的一片苦心。</p><p class="ql-block"> 于是老田爽快地答应道:“遵命!”</p><p class="ql-block"> 你还别说,有一次,小田父母又出去“换馒头”,被外出有事的本大队干部撞见了,那个大队干部就要拉小田父母到大队部去,接受处罚。小田父亲急中生智,掏出了那包好烟给了那个大队干部,那个大队干部看在好烟的面子上,使老田夫妇好不容易用自己辛勤汗水换来的八十斤左右的麦子免于被大队“没收”的危险。</p><p class="ql-block"> 小田父母就是这样用“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方法,使得这五口之家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小田的两个哥哥都已成家立业了。小田也已大学毕业分配到一个偏远小镇工作了,刚好和我同一个宿舍,因为都好抽烟,我和小田很快就成了最要好的同事。论烟瘾,小田继承了他父亲老田的“衣钵”,简直是个烟鬼。混俗了之后,我发现了他有一个别人很少知道的“秘密”,就是在他的上衣口袋里整天放着两包烟,一包是好的,一包是次的。稍小一点口袋里装得是好烟,稍大一点口袋里装得是次烟。平时自己一直抽的是那个是大口袋里的次烟,只有见到了好朋友或者领导时才熟练地从小口袋里掏出好烟敬他们,也只有此时才陪着好朋友、领导抽上一枝好烟,享受享受。关于这一点,小田比他父亲老田要高明一点。他父亲在敬别人好烟时,自己抽的仍然从大口袋里拿出来的次烟,这给人看了之后有一种气量小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小田递烟给我抽的当然是小口袋里拿出来的好烟,记得当时我接他给我烟时是这样说的:“小田,想不到你的品位还是蛮高的嘛!”他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我。后来两人熟悉了之后,我才发现了他的这个秘密。</p><p class="ql-block"> 对小田来说,他的“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习惯是从小从父亲那里潜移默化学来的。但我实在觉得有点别扭。有一次我和他聊天,两人聊得很投机的时候,我开玩笑地说:“小田,你就干脆两个口袋都放好烟罢了。一包好烟、一包次烟,多麻烦,弄错了会出洋相的?”</p><p class="ql-block"> 小田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这点工资能吃饱饭有枝什么烟抽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闲钱买什么好烟抽啊?”</p><p class="ql-block"> “那你平时发给我的烟怎么都是这种好烟呢?”我疑惑地问。</p><p class="ql-block"> “我每次给你的第一枝烟是好烟,我呢就陪你吸一枝,接下来的就是趁你不注意时,我的第二枝烟就是次烟了!”小田说这话时声音渐渐地低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这是大实话,当年我虽然好烟,但都是蹭的时候多,只有到了实在没办法的时候,自己才去买一包档次不高的烟。平时抽的烟,大部分都是沾小田的光,有时实在熬不住了,甚至会厚着脸皮向小田要着抽,反正烟酒不分家嘛!小田倒也大方,慢慢地从小口袋里拿过烟递给我:“给!”</p><p class="ql-block"> 后来,当他再给我好烟时,我便趁势提出:“就把次烟给我吧,否则我是再也不会抽你的烟了!”</p> <p class="ql-block">  小田见我知道了他的秘密后,紧张地求我说:“这可是我们两人的秘密,不必被外人知道!”</p><p class="ql-block"> 我拍着胸脯说:“小田,你放心,天知地知,你知我知!”</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在他的启发下,我也采用他的“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方法:“哎,一个月下来,就节省了一百多元钱呢!”</p><p class="ql-block"> 时不时地听到领导、朋友夸我:“别看小李工资拿得并不比我们多,但抽的烟还是很有品位的!”</p><p class="ql-block">我听了之后报之一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