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 雷克雅未克附近有个旅游黄金圈,指的是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盖歇尔间歇泉、黄金瀑布、凯瑞斯火山湖,顺路一圈,一天的日程。</h1><h1> 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Thingvellir)是个地质公园,几千万年板块挤压,熔岩与地壳的作用形成的地貌非常独特。这里也是历史遗迹,一千多年前这里曾经出现过人类最早的议会,比英国的议会还早了三百年,由此2004年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被联合国录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h1><p class="ql-block"><br></p> 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火山地貌(上下图) <h1> </h1><h1> 冰岛的景点几乎都不收门票,但要到自动售票机上付停车费,停车场一般较远,要步行进入景点参观。</h1><h1> 我们先到一个观景台俯瞰湖泊、河流和外星一样的火山地貌。大片火山爆发后形成的嶙峋怪石和蛮荒的土地把辛格瓦德拉湖围住,这是冰岛最大的淡水湖,也称议会湖。望着平静、柔美的湖水与粗粝、狂野的火山玄武岩构成的画面,感觉有些神秘,也有些苍凉。</h1><div><br></div> 辛格瓦德拉湖(上图)北美和欧亚板块接缝(下图) <h1><br></h1><h1> 更让人震惊的是在这里能看到一条北美和欧亚两大地质板块在陆地上几公里长的裂缝。介绍说,两大板块在这里相遇,可实际上是分离,而且北美板块正以每年二厘米的速度远离欧亚板块,就是说这条裂缝会越来越宽,只不过肉眼能看出来至少要过几百年。大自然真是奇妙,地质板块接缝这样玄虚的地质构造在这里竟然如此直观,肉眼就可以看到。从地质学意义上说,站在这边是欧洲而站到对面就到了美洲,大概世界上只有在冰岛才能看到这绝无仅有的奇观。</h1><div><br></div> <h1><br></h1><h1> 裂缝下面的涧水深邃、幽蓝,从峡谷一直流进辛格瓦德拉湖。水来自冰岛第二大的朗格冰川,经过火山熔岩的重重过滤,非常清澈,水里的能见度达到一百米,成为潜水爱好者追捧的胜地。想想能在欧亚与北美板块之间的缝隙里畅游肯定很惬意,不过也需要胆量,据说没有专业人士带领很危险。也因为水质极好,辛格瓦德拉湖的鱒鱼和红点鲑也成为冰岛的特色美食。</h1><div><br></div> <h1><br></h1><h1> 沿着黑色火山碎石铺的路,穿过两边火山石高墙之间的峡谷,面前出现一片开阔的谷地。三十余米高的玄武岩峭壁,宛如一道屏风挡在背后,前面小山坡上飘扬一面冰岛国旗。这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露天议会遗址,称为阿尔廷(Althing),插旗的山坡就是法律石(Law Rock)。</h1><h1> 公元930年的夏天,来自冰岛各地的三十九位酋长(那时全冰岛不足两万人),正环绕着这块法律石召开阿尔廷(议会)大会。会议讨论相关立法,决定冰岛大事,审理重大案件。据说开会时议长站在峭壁前法律石上主持会议,酋长们(议员)围坐在法律石前面,老百姓坐在山丘下旁听,也可以反馈民意,会期两周。从现场图片里能看到会议期间峡谷支满了各种帐篷。</h1><div><br></div> 人类最早的议会的峡谷(上图)当年议会召开期间峡谷支满了各种帐篷。(下图) <h1><br></h1><h1> 冰岛这些早期的居民,差不多都有维京海盗的背景吧?我从国家博物馆的资料上得知这些海盗都是从英伦掳掠的良家妇女带到冰岛定居安家,按说应当遵循强者为王的丛林法则,怎么会立地成佛,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文明社会?</h1><h1> 这使我想到当年英国移民去美洲的清教徒在五月花船上约法三章的《五月花号公约》。其创立的“人民可以通过公议的契约建立秩序,而不是由人民之上的权威予以强加”的理念,成为后来美国建国的基石。可人家是来自产生《自由大宪章》的英国啊,有民主的传统。而挪威海盗来冰岛的时候,挪威本土也没有丝毫民主迹象。</h1><h1> 百思不得其解,唯一的逻辑就是这些海盗还没有形成“定于一尊”的权威,也没有王公贵族出身的优越,大家都是江湖中人,地位平等,不分尊卑贵贱。抑或是为了避免江湖上的腥风血雨,从此过安稳日子?不管怎么说,用上“盗亦有道”再恰当不过。</h1><div><br></div> 人类最早的议会旧址法律石(上图)玄武岩峭壁(下图) <h1><br></h1><h1> 阿尔廷议会每年召开一次,持续到1262年,冰岛归属挪威,不需要自己立法了,阿尔廷基本只有审判执法的职能,相当于最高法院。直到1798年丹麦吞并了挪威,顺手把冰岛也纳入囊中,王权统治自然容不得民主的议会,丹麦国王取消冰岛议会也是必然。但有了八百年民主选举传统的冰岛人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始终没有停下脚步,终于1845年冰岛的议会在雷克雅未克得到恢复,1944年冰岛独立,建立共和国。</h1><div><br></div> <h1><br></h1><h1> 还有一事值得一提,早期维京人都是多神信仰,而在大约公元1000年,阿尔廷议会要求冰岛人们放弃以前多神信仰皈依基督教,并且宣布将曾经信仰的众神像抛入冰岛北部的一个众神瀑布。后来我们去冰岛北部确实看到有个众神瀑布(Goðafoss),不知道众神像是不是还在湖底。议会一个决定就能改变每个人的信仰,也能看出当时阿尔廷议会确实有权威性。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议会代表着人民,改宗大概也是人民的意愿。1944年冰岛独立,议会又把路德宗定为国教写入宪法,冰岛是不是有议会决定公民信仰的传统?</h1><div><br></div> <h1><br></h1><h1> 问题来了,我们在阿尔廷议会旧址只看到天然的峡谷,没有任何人工痕迹。房屋地基不用说,至少应该有些像罗马剧场遗迹那样的石台阶可以坐着开会吧?议长宣读法律也该有个讲台吧?要说初创阶段,维京海盗豪放不羁,在荒山野地集会可以理解,可开了八百多年的会,不能让议长总站在天然的法律石上主持大会吧?确实没有。</h1><div><br></div> <h1><br></h1><h1> 我想不出合适的理由,那时来冰岛的维京人留下历史记载极少,都是靠残存的《埃达》和《萨迦》提供一些历史背景。</h1><h1> 冰岛人很珍重这两部书,比作冰岛的《荷马史诗》。当然这两部书的成就主要是在文学上,世人也视其为世界级的文学珍品,人类的文化遗产。最早是口口相传的北欧神话,后来逐渐写维京人的传奇故事。《埃达》是诗,《萨迦》是传奇,所以《萨迦》的历史价值更高。据介绍《萨迦》里记述古老议会的故事很多,这些传奇人物总和历史有关,有时间还真得找来读读。</h1> <h1><br></h1><h1> 再往前走有一条奥克萨拉河(Öxará)从峡谷里流出来,形成一个小瀑布,开始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看了介绍牌才嗅到了血腥。</h1><h1> 原来这里还是刑场,阿尔廷审判定罪的死刑犯就在这里执行。溺水是广泛使用的处决方法,多数是妇女。介绍牌上有一幅图,还有文字解释:一名婦女被阿尔廷判了死刑,就在旁边的奥克萨拉河溺水, 妇女被装在麻袋里推到河里,对面有人用绳索拖至河中间。峭壁则是执行绞刑的地方,称为脚手架,这些野蛮的处决方式都作为地名保留至今。</h1><div><br></div> 在奥克萨拉河处决妇女的简图(上图)现在的奥克萨拉河与上图同一个地方(下图) <h1><br></h1><h1> 听起来很残忍,其实被处死的人并不多,不能算滥杀无辜,何况这都是经过最高法院阿尔廷审判定罪的大案要案。资料显示,从1602年到1750年大约一百五十年间,才有一百四十几人因乱伦、仇杀、偷窃和其他罪行被处死,其中在河里淹死的妇女仅有十八人。</h1><h1> 轻微犯罪基本是判罚款,重则流放。如果被判罚的人不执行判决,受害人的家人可以自行杀死被判罚的人。我猜想这些故事很可能都出现在《萨迦》里面而成为传奇,不然怎么会流传至今。</h1><h1> 不管怎么说,从海盗诉诸武力走到诉诸法律解决纷争是维京人从野蛮到文明的一大进步。应该说,在这个露天的山谷里,维京海盗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跨越。</h1> 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上下图) <h1><br></h1><h1> 从这个意义上看,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无疑是冰岛最具有历史、文化的地方,也是冰岛民主的象征,我觉得联合国遗产委员会就是冲着这个议会旧址把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冰岛人也很看重这个地方,是很多国家重要活动、喜庆大事的举行地。比如1930年冰岛人在此纪念议会一千周年;1944年冰岛独立,宣布脱离丹麦统治,成立冰岛共和国的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2000年纪念基督教在冰岛确立一千周年的集会也在这里举行。<br> 我觉得维京海盗的后裔们所在的国家现在享受着民主自由,高福利的生活与他们先人摈弃血腥,选择文明不无关系。</h1><div><br></div> 沸泥潭(上图)间歇泉(下图) <h1><br></h1><h1> 离开峡谷再去盖歇尔间歇泉(Geysir Hot Springs)。</h1><h1> 冰岛是多火山地貌,地热温泉自然很多,整个区域散落着沸泥潭、小喷泉、小间歇泉。其中盖歇尔间歇泉最有名,是冰岛的打卡地。人们不顾天气寒冷围在泉边等待喷发,差不多五至十分钟一次,喷出一道三四十米高的水柱,引起围观人们的阵阵欢呼。我曾经在美国的黄石公园看过老忠实泉,每隔五六十分钟喷一次从不让人失望,所以得名“老忠实泉”。冰岛的这个盖歇尔间歇泉也很规律,喷发高度略低一点,但间隔时间很短,有的一拼。我看到旁边提示:水温80-100度,其它泉也是这个温度。地热山谷的地面被硫、铜、铁等矿物浸染,泛出红、黄、绿,色彩斑斓,煞是好看。</h1><div><br></div> 盖歇尔间歇泉喷发(上图)黄金瀑布(下图) <h1><br></h1><h1> 随后再去看黄金瀑布(Gullfoss)。</h1><h1> 黄金瀑布不愧是世界著名的阶梯式瀑布,也是冰岛最大的断层瀑布,水流很急,瀑面很大,非常壮观。瀑布的水来源于朗格冰川,河水流经在这里突然转弯并跌入一个深窄裂缝,形成三个独立的阶梯瀑布。因为瀑布流进裂缝被挡住,相机无法拍出气势,是个遗憾。称其为“黄金瀑布”是因为瀑布水雾中的水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h1><h1> 我注意到瀑布旁边有一个女士的纪念碑,还有文字介绍,原来二十世纪初这里曾计划建一个水电站,不想被一位名叫西格丽德·托马斯多蒂尔的女士阻止。她的办法是威胁:如果建造大坝,她就会跳下瀑布自杀。政府居然放弃了水电站计划,老百姓也都表示赞赏,还立碑纪念这位女英雄。这位女士要是在某些国家非但不能阻止建水坝,大概率会被绳之以法。</h1><div><br></div> 西格丽德·托马斯多蒂尔的女士纪念碑(上图)凯瑞斯火山湖(下图) <h1><br></h1><h1> 黄金圈里最后一景是凯瑞斯火山湖,其实是个死火山。先到湖底,再沿着火山口转了半圈,不同的角度湖水的颜色不同,像猫眼石,像蓝宝石。</h1><h1> 拍了照,直奔兰德酒店(Landhotel )。这是个网红极光酒店,很有名,有极光预测和叫醒服务,地方也很开阔便于观测,我们可以放心睡觉,宾馆一晚一百七十三欧元。这里距城市很远,儿子开车很累,昨晚又被极光折腾到二点多,不想出去,就在宾馆吃晚饭。我点了汉堡和一杯啤酒,儿子点了冰岛羊排,味道不错,价格不菲,花了九十欧元,冰岛的物价实在太高了。</h1><div><br></div> 凯瑞斯火山湖(上图)兰德极光酒店(下图) <h1><br></h1><h1> 我们看见天开始转晴,以为可以看到极光,问了前台,说可能会在三四点钟出现。我问他们也是根据极光软件预测吗?回答说他们有专门的渠道,其中居然还有政府的极光信息。我们先睡觉,到十一点,不放心叫醒,起床出去看了一下天气,能看到星星了,大有希望,又回来继续睡觉,等待叫醒。直到四点看了网上预测不会有极光了,洗洗睡吧。<br> 这次冰岛之行怕是要被极光毁了。</h1><h1><br></h1><h1> (未完待续)</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