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梅山文化园观感

陈恒祥

<p class="ql-block">  安化县仙溪镇有个中国梅山文化园,园主张青娥是个女能人,曾经担任过益阳市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虽然是农民出身,但她建设的持色公园却是研究古老梅山文化的场所。她建设公园的基本思路是:将梅山文化的各种符号、文化信息、民风民俗、宗教信仰以物化的形象进行展示,复原”梅山文化”的古环境,再造"梅山峒国”,让今人深刻认识梅山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現实价值,对梅山文化进行拯救与保护。</p> <p class="ql-block">  冬日暖阳,我们一批老同志乘车前往。从益阳市区出发,驱车2个小时,到达了座落在芙蓉山、五龙山与大峰山之间的梅山文化园。一下车,展現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两座高高的用石块砌成的城保耸立在大门两旁,气势雄伟,灵气逼人,给人一种神秘感。走进大门,放眼望去,一条山路,两旁都是木建筑,有沿山建设的吊脚楼、古木楼、土炮楼、峰火台、古戏台、石头城堡、梅园等,还有石头砌成的圆型图腾柱。</p> <p class="ql-block"> 转过小路,有一座油柞作坊,地面巨大圆盘上的石碾竟是利用水的冲力带动的。当导游打开水闸门,流水冲动滚轮,再通过木齿轮的传动,石碾立刻转动起来,在石糟中碾压油茶籽、油菜籽,再做成餅状放进原木做成的柞油机柞油,再現了过去食用油原始生产方法。</p> <p class="ql-block">  远远看見一座木质方塔,古香古色。方塔的下面是个水库,依山而建有一排吊脚楼,水平如镜的湖面上,倒映着楼影、青山、绿树,真是十分美丽。我们穿过一座风雨桥,在水库的堤上合影,然后,沿湖走到吊脚楼,在一座楼上喝擂茶,依在栏杆上,观看远处山景,喝着清香的擂茶,悠闲自在。</p> <p class="ql-block">  稍事休息后,导游带我们转到另一条山路,途中有一方亭,内有一口古井。古井做工粗糙,旁边山中有座地方神像,倒立的神像让人感到新奇。原来这就是梅山文化中最受梅山人尊重的张五郎。梅山人信奉原始宗教"梅山教”,它具有系统的神、符、演、会和教义,信奉的男神是梅山张五郎。张五郎又叫开山五郎,是梅山祖师。相传他是狩猎能手,开山修路的巧匠,抗击外侵的英雄。他长着一双反脚,倒立行走,飞禽走兽都是他的传令兵。人们将其雕像供奉于神龛上,逢年过节,进山狩猎,抗击外敌之前,必先祭祀一番,此习历经千年不变。至于为什么要倒立,不得其解,这也是全国各地第一次見到这种类型的神像。</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前面山上有座观景台,站在台上亭中观望,远处山脉一览无余。远眺蓝天青山,大千世界,精彩无限。君不见,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当我们每个人雅量恢弘,心胸宽广,都能爱心永存,真诚待人,宽以待人之时,何愁人与人之间不能相互理解?何愁世界不变得更加美好?</p> <p class="ql-block">  接着参观梅山文化博物馆,青砖砌成的大门,门前堆滿了石头雕刻的各种兽像。走进大门,让人惊叹设计者的构想。长方型的院子,周边是展览室,博物馆占地面积为810平方米,包括展览厅、内庭院、堂屋及附属功能空间。展示了梅山地区各种文物遗迹,如陶器、书画、工艺品、家具、匾额、建筑物构件等。四合院式的博物馆由大小不一的石头砌成,院子中间是与院子面积等同的长方型水池,水面平亮如镜,将博物馆两旁的石头拱门倒影收入囊中,效果真是奇妙。</p> <p class="ql-block">  看完博物馆,有一些原来迷惑的问题得到了一些解答。</p><p class="ql-block"> 一是什么是梅山?“梅山”,是一个历史的地域名称。据《宋史.梅山蛮传》记载:"上下梅山峒蛮,其地千里,东接潭(潭州,今湖南长沙),南接邵(邵州,今湖南邵阳),其西则辰(辰州,今湖南沅陵),其北则鼎(鼎州,今湖南常德)。“即今天的洞庭湖以南,南岭山脉以北,湘、沅二水之间,成西北一东北走向的资水流域一雪峰山区。土地面积近五万平方公里。至于为什么被称为”梅山“?有一种说法是:春秋战国时期,湘中地区是楚王部众居住地,楚为芈(音Mi)姓,楚人居住地为芈山。而到秦汉时,梅因助汉高祖灭秦有功,故封候,所封之地即为湘中山地(今新化、安化一带),人们把他所据之地称为梅山。</p><p class="ql-block"> 二是什么叫梅山文化?梅山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集中体現在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第一是宗教信仰。第二是生活习俗。第三是反映梅山峒民的劳动、生活,表达思想的文化方式,或称为文化载体。梅山文化是一种古老的巫文化,该地域的口头文学非常丰富,尤其是一些古老的传说、史诗、歌谣和民间艺术等,可谓是中华文化遗产大覌园里的朵朵鲜花。梅山峒民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反映生活,记事传书,甚至宗教教义都用歌谣表現。梅山歌谣,组合起来,就是梅山人历史的再現和写照。在记事传经方面,他们有峒事歌、族歌、节气歌、樵歌、秧歌等,这些歌或直传史事,或细唱传文,或详述经历,或明教事理。第四是有令人驻足观赏的文化景点。如梅山文化博物馆、梅山文化艺术村、风雨廊桥、景牌楼、农耕博览园、黑茶式艺坊、吊脚楼群以及梅山狩猎神神像等,每一个都充滿了故事,每一处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我到过娄底、邵阳一带,都称自己是梅山文化的发源地,其实这都不必要,都属于梅山文化地域,关键是要努力抢救和保护一些文化资源。梅山文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p> <p class="ql-block">  最后的节目是餐飲,在喝擂茶的地方吃中饭。有当地做的米酒,烟熏腊肉。张青娥女土也来作陪,她是安化县仙溪镇沿峰村人,現任安化县梅山文化园董事长,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南省劳动模范、益阳市十大杰出创业女性称号。从职业高中毕业后,在外打工17年,2003年回乡承包2600庙荒山栽树,2005年在湖南大学陈飞虎教授指导下,创办了特色文化产业項目中国梅山文化园,总投资2.8亿元。十多年来克服无水、无电、无公路、无信号的困难进行施工,目前,园区占地面积达4000多亩,已建成了一批富有明显梅山地域特色的建筑群,收集整理了梅山文物3800多件,梅山文化作品60余册。</p> <p class="ql-block">  还建立了红色文化主题馆,将毛泽东主席早期革命到安化从事农民运动考察的故事陈列展览,把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教育紧密结合,現已成为全国4A级旅游景区、五星级休闲农业山庄,并已成为几十所国内外高校教学实习基地。最近几年创办"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每年都有不少中小学生前来培训,被省关工委挂牌"全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发挥其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我们都为她高兴,为她祝福,希望把文化园办得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