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碧园手札:时光褶皱里的东方美学

田 丁 (人文风光摄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年三月份,位于扬州城东的涵碧园开园迎客,当然想去看上一看,涵碧园坐落在扬州郊区的杭集镇,算是现在扬州城内的公园,离家不远的公园为什么不去看上一看呢?四月份终于有了机会。我们是坐公交车去的,因为乘坐公交非常方便。我们是先坐公交到东部枢纽,改乘78路(57路)经三站路在杭集新建苑站下车到涵碧园的。坐公交也可沿文昌东路在扬州软件园北下车转78(57)路到新建苑站下车。涵碧园是要收门票的,说是迎五一搞活动,每人不到20元一张门票,老年人凭公交优待卡可免费入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一进大门就被一块巨大的湖州石震撼住了,它像一只正在行走的走兽迎面屹立在大门的进口处。再往里走便看到一座雄伟的高大建筑,它的底层是牙刷博物馆,它是现代与传统的奇妙对话,也是工业遗产与园林文化的完美融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进博物馆,牛骨猪鬃牙刷的粗粝质感与全自动流水线的精密仪器并置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牛骨猪鬃牙刷,是传统工艺的代表,它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工匠们精心打磨。那粗糙的质感,让人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与勤劳。而全自动流水线,则是现代科技的结晶,它的高效与精准,展示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两者的并置,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牙刷产业的发展历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过牙刷博物馆我们便正式参观涵碧园的全部,踏入涵碧园的瞬间,时间仿若凝固,尘世的喧嚣被一堵白墙隔绝在外。眼前的景致,像是从千年的时光里缓缓走来。青墙黛瓦,是江南独有的淡雅笔触,勾勒出古朴的轮廓,恰似一幅写意水墨画。这里能看见个园和何园的影子,公园栽了不少不同品种的青竹,在西侧的庭院的池塘中有一方亭,人们可坐在岸边和回廊之中欣赏亭内的演者起舞弹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涵碧园的最大特点是一部回廓环绕整个园内,顺着回廊你可以到及园内的各个角落,不被日晒,不被雨淋;顺着回廊行进,回廊蜿蜒曲折,不知通向何方,却勾起人无尽的探索欲,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沿着它前行,去揭开那隐藏在幽处的秘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松竹摇曳间,传来潺潺的流水声,清脆悦耳,宛如一首自然的交响曲。循声而去,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这份神秘感愈发浓郁。待走近,才发现那清澈的溪水沿着蜿蜒的小溪缓缓流淌,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偶尔还有几条小鱼穿梭其中,灵动的身姿一闪而过,给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小溪流水的上游是东西两院都有叠石而成的人工瀑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涵碧园给游客总的印象是精致考究,所有的建筑全是砖木结构,砖,很多都是经过水磨的,有的一小块一小块地拼成了各色名样的图案;木,无论是屋檐下的花格还是门窗,都进行了精美地雕刻,外面被深棕色的国漆所包裹。园内的假山和叠石到处可见,叠山之景渐次展开,仿佛踏入了一个被岁月尘封的仙境。东南一隅,灵璧石峰拔地而起,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又似灵动的仙子,衣袂飘飘。那细腻的纹理,犹如流动的清泉,漱玉般清脆悦耳,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让人不禁联想到 “清泉石上流” 的美妙意境 。每一道纹理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艺术品,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涵碧园的建筑,是砖木与石的传奇,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歇山卷棚顶,线条流畅,轻盈飘逸,承吴越灵秀之气。那微微翘起的檐角,仿佛是灵动的飞鸟,即将振翅高飞,给建筑增添了几分活泼与俏皮。在阳光的照耀下,屋顶的琉璃瓦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与周围的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显得格外耀眼。飞檐戗角,高高扬起,彰显中原雄浑之风。它们像是勇敢的战士,屹立在建筑的顶端,守护着这片土地。那挺拔的姿态,展现出一种豪迈与大气,让人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我离开涵碧园,回望那古朴的园门时,心中忽然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慨,我终于明白了涵碧园的妙处所在。它是扬州园林 “借景” 理论的终极实践。借北方之雄浑,那黄石堆砌的剑阁,气势恢宏,峥嵘险峻,宛如北方的崇山峻岭,展现出豪迈大气的风格;借南方之灵秀,灵璧石峰、湖州石峦,还有那蜿蜒的曲涧、精致的水阁,处处透着南方园林的婉约与细腻。它借古法之精湛,无论是叠山理水的技艺,还是建筑装饰的工艺,都传承了千年的园林智慧;借今人之巧思,将工业遗产融入园林之中,让古老的园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重要的是,它借文化之根脉,从园林的布局、建筑的风格,到草木的选择、装饰的图案,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华文明的生动体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涵碧园中还有个人收藏的奇石根雕展览,这也是值得欣赏的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div><br></div>本篇完。<br><br>本文作者:笔名田丁,50后。从字面上一看便知其含义。其实这是父亲的笔名我拿来用了,我是为了纪念他。闲暇时,喜欢用摄影来记录生活,抒发情感。现在有了“美篇”,为了更好地为看官理解图片内容,略赘上几段文字加以说明,也是我认识世界的一个独白。不求专业,不索知音,只是漫步人生中留下一串串脚印。所发图片都是原创,图片如若阁下喜欢,随便拿去。<br> <br>我喜爱摄影,我摄影不刻意追求最终的结果,但注重享受拍摄和整理图片的过程,从中亲嗅自然的味道,品味一生中点滴的美好时光,把日常中那些触动人心或平常的画面记录下来并分享出去,把自己当时的情绪传递给另一个志趣相投之人,真的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如果了解或增长一些知识更是锦上添花。我很幸运我选择了摄影作为我的喜爱,並与之快乐为伴。这种快乐只有自己知道,仅仅是开始,没有结束。<br><br>敬请期待下期的《美篇》。谢谢您的欣赏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