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寻梦黄河,与她来一次亲密接触,是随时可以做到又经常去做的事。</p><p class="ql-block"> 因为家住在距离黄河不算太远的地方,从小就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的,与黄河的缘份可谓是天高水长,与黄河的相知在年复一年的光阴里,在岁月风雨雪霜中日复一日地厚积与沉淀。</p><p class="ql-block"> 过往的流年,已逝的青春,年少的故事,离别的记忆,回首依然是苍海桑田,对黄河的眷顾早已扎根在灵魂深处。</p> <p class="ql-block"> 我从蒲地来,在三千年前的《诗经》里流连忘返,蒹葭在长风里摇曳出长长的诗行,在春华秋实里蕴藏着古老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泽地汪洋,有草曰蒲,蒲以水生,水以蒲盈,充益着生命的力度。</p><p class="ql-block"> 置身黄河边,享受阳光的抚爱,河风的洗礼,让古老的时光抚过肌肉和血脉,随岁月的风尘放飞流浪的心。</p><p class="ql-block"> 仿佛徜徉在禅意的佛光里,每一个角落都熠熠生辉,每一个涟漪都浮着霞云,在时光的隧道里,沿着数千里的流程,探访未知的上游世界,感受繁华的过往,找寻黄河的厚泽。</p> <p class="ql-block"> 流经长垣的这段黄河,就是我的家乡。小时候,家住在距城北五里的一个乡村,看黄河也不是容易实现的,虽然距黄河不是太远,但毕竞有着近二十公里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黄河的情景,那是一年的冬天,村里分任务要到黄河边清淤河道,那时候每年的冬天都有清河任务,利用冬闲和河中水少的季节,把临黄的河道清理一遍,县里把任务分到公社,公社再分到村,村里便要求每家出一个青壮劳力。</p> <p class="ql-block"> 当时我还在读高中,恰好周日在家,便有了机会来到黄河边,利用中午吃饭的机会(说是吃饭其实是各自从家中带的干粮,就着当地提供的热水解决温饱而已),跑到不远处看黄河。</p><p class="ql-block"> 冬日的黄河,苍茫无涯,野旷天低,在阳光的照耀下,天地之间显得更加旷远辽阔,茂密的芦草在寒风里左右摇摆,一束束白絮随风摇曳,像是欢迎我的到来又像是致意,奔流的河水卷着大大小小的浮冰,如同排山倒海的兵阵一般,气势恢宏地从上游汹涌而来,又向下游奔腾而去。</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与黄河相遇是82年初冬,那年应征入伍从长垣坐汽车到安阳,半夜时分从安阳上火车,坐在去往部队的火车上,车过郑州黄河大桥时恰好天明,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漫天的霞光铺洒下来,一条大河蜿蜓东流。</p><p class="ql-block"> 河面微澜,河水耀金,突然想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别样的心情还有离家别乡的思绪,让人心潮起伏,以至于日后的岁月里,每每想起,都激动万分,心情总是难以平静。</p> <p class="ql-block"> 再一次与黄河的相遇,是84年的初夏,当时被连队选送到军教导队集训,军部驻地就在离家一河之隔的开封市。</p><p class="ql-block"> 集训期间军校预考,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吧,当时顺利地通过了预考,在回部队复习之前,向领导请了几天假,天还未明就匆匆奔向汽车站。</p><p class="ql-block"> 坐上了第一班发往家乡的汽车,当时开封到长垣还没有黄河大桥,都是把车开到渡船上,人车才能过河。因为河水泥沙淤积,河水又不太深,船在河中走走停停,直到夕阳西下,人车才上了岸,天已将黑时分才到家,八十来公里的路程走了整整一天。</p> <p class="ql-block"> 86年夏天,军校毕业的我分配在驻扎在黄河岸边的新乡市某部队,时光匆匆,岁月悠悠,几年后离开了部队,转业回到长垣老家某机关上班,开启了与黄河朝夕相处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跨越时空,穿越古今,缅怀黄河,感恩相遇,黄河不仅养育了我们,还给我们留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p><p class="ql-block"> 过去十年九灾的黄河,在新中国不断的治理之下,现已经固若金汤,特别是在黄河生态高质量发展的今天,黄河长垣段已经成为一条美丽的风景线,亦成为长垣美丽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一望无垠的大堤之上,云蒸霞蔚,水天一色。灿烂的阳光穿透尘埃照射下来,黄河披上了金装,鲜艳夺目,静止安详。</p><p class="ql-block"> 丰满的身姿,雄混的形象,和谐、恬静,俯视着红尘大千世界。光影波动间,时光在悄悄地流淌,我陶醉在黄河的渊博里静默不语,感受大河的诗意,感慨美好光阴的荏苒。</p><p class="ql-block"> 沿着河流的方向,躬下身子,背上行囊,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行,捡拾一路的风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人的生命亦像一条河流,有分支不断的注入新的能量,才有河的宽度和厚重。就像大河的涛声,即便远去,早已留在了黄河人的心里,还有黄河文明和黄河文化,给长垣人留下的坚韧不屈的奋斗精神和勤劳善良的优秀品格。</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大河,从我指尖穿过;悠悠的大河,从我眉间流过;不息的大河,从我心头淌过。黄河,我来过,与你匆匆邂逅又匆匆离去。因为心里放不下你,匆匆离去又会再次归来,把你寄放在美好时光里,期待着每一个明月轻风的夏夜 ,与你轻轻浅浅的相遇。</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冯平安,网名三脚猫,河南长垣市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长垣市散文学会会长。</p><p class="ql-block"> 著有散文集《淡泊的行旅》,诗歌集《故园泥土香》《阳光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