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画派的摇篮――十香园

红棉

<h1><b>  岭南画派的摇篮――十香园</b></h1><h1> 繁华的江南西商圈上,藏着一条清幽恬静的涌边老街。隔山乡,对于很多市民而言是一个陌生的地名,但这里曾是老广州南侧一个繁华的区域。这个清雅之地,更是岭南画派起源之地十香园的所在处。</h1> <h1>  十香园,清代又叫隔山草堂,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怀德大街3号,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南倚隔山,北傍马涌,四周以青砖砌墙围成小院,环境清幽,富有诗情画意。东墙外有红砂岩铺砌的青云巷,巷西开院门,有砌小路入礼园,是晚清广东著名画家居巢居廉的故居及作画之所。又因院内曾植有素馨、瑞香、夜来香、鹰爪、茉莉、夜合、珠兰、鱼子兰、白兰、含笑等十种香花,故名"十香园"。居廉在此设账授徒,培养了一大批近代美术人才,当中以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的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十香园可以说是最早美术院校的雏形,成为培养美术人才的摇篮,是岭南画派奠基的地方。据专家介绍,十九世纪20年代时,广东将近八成的美术教师都源自十香园。建国后广州美术学院选在现址建院时,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也是因为靠近"十香园"这个岭南画派发祥地,因此十香园又被誉为"岭南画派的摇篮"。</h1> <h1>  1983年被列为广州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十香园占地约640平方米,由居巢旧居“啸月琴馆”、居廉旧居“金夕庵”廉和授徒之地“紫梨花馆”等主要建筑和庭院组成。</h1><h3></h3> <h1>  2007年,十香园纪念馆依托十香园成立,现分为遗址区域和美术展览区域,总占地面积为3879平方米。遗址区域包括今夕庵、啸月琴馆、紫梨花馆三座主体建筑,以《居巢、居廉与十香园》为固定展,介绍"二居"的艺术成就及十香园的历史沿革。美术展览区包括两层美术展馆及艺术家交流厅和园林水榭、亲水平台、休闲广场等配套设施,通过"一人、一画、一史"的形式系列地介绍隔山画派及岭南画派的发展和传承脉络。</h1> <h1>  目前,十香园常设展览有:《十香园与居巢、居廉》展,以图片、实物、高分子仿真蜡像人、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形式,让观众了解居巢、居廉的艺术特色和成就。</h1><h1> 《诗情画意溯流源——居派及岭南画派源流展》展示居巢、居廉、高剑父、陈树人、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岭南书画大家的书画真迹、生活用品、印章、文房用品、文献等珍贵实物展品。</h1> <h1>  十香园纪念馆致力于展示岭南书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致力于维系海内外岭南画派传人和后人,更致力于服务广大市民游客,为大家提供一个岭南书画大师艺术成果的展示地,一个当代名家的书画艺术原创地,一个青少年书画艺术教育实践地,一个广大市民文化休闲的旅游地。</h1><h3></h3> <h1>  2019年5月21日,小编携妻子慕名来到这闹市桃源,寻幽探秘,在园中参观浏览,很好地感受了岭南画派的艺术氛围。</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