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协书记莅临不老河文学社

故园记事(150720709)

周同生 <p class="ql-block">题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2025年5月10日下午来到不老河文学社调研并召开座谈会。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温德朝,徐州市作协副主席、贾汪区作协主席王爱芹陪同。</p> <p class="ql-block">  浅夏时节下了场大雨,徐州城乡被洗涤一新,天空湛蓝。早晨,不老河畔百鸟朝凤。田地里麦穗扬花,桑葚着色,樱桃缀红,硕果待摘。今年收成已定。上午时分,我突然接到通知,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在徐州参加活动间隙,将于下午来不老河文学社调研并和成员们座谈一下。我激动起来了,闻知此消息的文学社小伙伴们激动起来了。事情还需从两天前说起。5月8日始,由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指导、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徐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江苏师范大学联合承办的“AI时代的网络文学创作”系列活动在徐州举办。9日,召开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文化新业态发展”会议,胡邦胜书记作了主旨讲话。</p> <p class="ql-block">会后,徐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贾汪区作协主席王爱芹向胡书记汇报说,贾汪区文学氛围浓厚,有一支由当地河流命名的社区级文学社,活跃在当地文坛。一旁的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沈士峰接过来话题,他说,2024年11月末,他曾作为嘉宾受邀参加在贾汪潘安湖举办的以“农民的铁饭碗”为主题的“不老河文学征文”颁奖晚会,发起征文活动的主角正是不老河文学社。</p> <p class="ql-block">沈副主席还回忆道,以村级(社区)基层文学力量发起的全国征文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份投稿近200篇,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若干名。</p><p class="ql-block">本是题外话题,不顾舟车劳顿之苦的胡书记听了两位地方主管部门负责人的汇报后,前倾着身子,意犹未尽地等待着更多的不老河文学社信息。“不老河文学社确实不简单,”此时早已围上来的市作协副秘书长、《大风》期刊主编、邳州作协副主席杨华老师插话道。</p><p class="ql-block">杨老师掐灭烟头,凑到胡书记跟旁。接着说,《大风》杂志收到了不老河文学社成员很多投稿,不论是小说、散文,还是感情色彩浓郁的诗歌,他们不乏精品,常被编辑部采用。</p><p class="ql-block">杨老师未做过多解释,继续他的汇报。杨老师说他正在和不老河文学社团队对接今年的征文主题,活动已经在策划中,他将全程参与其中呢。</p><p class="ql-block">10日中午,我在微信群里招呼闲赋在家的成员们来文学社所在地徐台村,一起见证胡书记的到来,聆听文学界高层声音。我和赵言强忘记了午餐,魏巍、季静放弃了午休,林朝辉、解语等人忙从市区赶来,李艾武辞掉了周末行程,冯诗元老师不顾七十七岁高龄……</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一过,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在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温德朝副教授和徐州市作协副主席、贾汪区作协主席王爱芹陪同下如约而来。早已等待在文学社大门口的我们迎了上去,围住胡书记欢迎他的到来。胡书记抬眼看下暖阳阳的天空,说:“这里是贾汪,潘安湖东边。”专门前来陪同活动的原贾汪区文旅部门负责人闫海向胡书记介绍道,“这里南有大运河东西贯穿全境,跟前有不老河傍村向东北而去,造就这里人杰地灵。”我们簇拥着胡书记来到了文学社入门口,胡书记看到“不老河文学社”牌子挂立在门旁,又有文学社标识LOGO钉于其上,但见图案上水花上扬,似激流勇进,又似如意吉祥。胡书记若有所思,驻足观瞧,说:“文学社像模像样的呐,”我立即恳求道:“胡书记跟我们在此合个影吧。”没想到他马上就答应了下来,“那好吧,我一般是不喜欢照相的。”不敢怠慢,我挥手示意大家快快站队。此时才发觉到没有准备相机呢,没有多想,手机留下了难忘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会议室内,胡书记一落座,徐州市作协副主席、贾汪区作协主席王爱芹就安排我说,“你是文学社社长,你来把文学社成员们介绍给胡书记吧。”</p><p class="ql-block">待我一一介绍完毕后,胡书记问我:“老周,你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展示你们的文学成果的呢?”我激动地回答道:“一是创建了‘不老河文学’微信公众号来传播文学声音;二是通过地方报纸副刊和《大风》杂志等纸质媒体发表带有不老河流域乡土气息文章,”这时候,我迅速地从档案桌上拿起最近一期《大风》期刊杂志递给他看。只见他起身站了起来,接过杂志,把他的眼镜上推到额头上方,双手捧着书刊在目录页上停住,谦虚地听我讲解道:“在开头小说长廊目录里有林朝辉老师的作品《士喜的爱情》,在散文天地篇目里有我的纪实作品《渡口》,在诗歌部落篇幅中则有季静的新诗《五月的麦子》。”</p> <p class="ql-block">胡书记站立良久,仔细地端详着由徐州市作协主办的《大风》期刊杂志,抑或是被力透纸背的“大风”二字书名所震撼,翻滚起“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楚汉遗韵?抑或是被我们这最基层文学社“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的举动有所触动?</p><p class="ql-block">这两者皆有。</p><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胡书记以“新大众文艺”为题,结合新时代文艺文学发展现状,阐明三个“新”要义,给我们传递出时代前沿最强音。一是相较人员结构由文学精英写作到当今人与机器共同协作完成写作;二是互联网、新媒体的参与,传播渠道及速度有了新的突破;三是有利于年轻人发展创造的网络AI文学力量崛起了。而作为基层社区级别的文学团队,如何拥抱未来,叩响新大众文艺呢?胡书记给出了指导意见,面向市场是不老河文学社持续发展的动力,聚集年轻人加入是不老河文学社走的更快更远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坐在邻座的林朝辉、魏巍等人略有所悟地朝向胡书记点了点头,热烈的掌声响彻在会议室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