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重访三星堆

九闲笠翁

<p class="ql-block">十年没来成都了,这次来,着实给我一个惊喜。真没想到,十年后的成都发展这么惊人。城市迅速扩张,新修了天福机场,高铁地铁四通八达。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令人咋舌,老百姓幸福指数很高。</p><p class="ql-block">三星堆二十多年前我来过,这次很想再领略令世界震撼的三星堆。</p><p class="ql-block">漫步在阳光洒满的三星堆广场上,三星堆的建筑与自然景观交织成一幅和谐的画卷。站在那里,我的思绪却飘向了那片古老的土地——三星堆。</p><p class="ql-block">上次来到三星堆,记忆里的三星堆给我印象最的的展品是,箔金人面像、金扙等。</p><p class="ql-block">这次参观,让我难以言喻震撼了……</p><p class="ql-block">1号神树、青铜大立人像、金杖、金箔面形饰、金面人头像、青铜纵目大面具等等,我仿佛看到了先民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p><p class="ql-block">下面,着重介绍几个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 1号神树</i></b></p> <p class="ql-block">1号神树树干残高359厘米,通高396厘米</p><p class="ql-block">2号坑出土了8棵青铜神树,其中1号神树修复得最为完整,也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它由基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基座为圆形底盘,其上用三叉支架交会成一个山形树座,树座上绘有精美的云气纹,寓意"神山"。树铸于"神山之巅"正中,卓然挺拔。树分三层,每层三枝树枝,共9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两果枝;神鸟站立在向上果枝的果实上,共九只。树侧有一条缘树而下的长龙。神树的树顶已经残断,推测上面应立有一只神鸟,由此整树共有10只神鸟,对应远古的"十日神话":传说从前东边有一棵巨大的扶桑树,是10只太阳神鸟的栖息之所,每天早上有一只太阳神鸟从扶桑树上飞入空中,晚上落下休息,构成白日与黑夜。关于树的内涵,学界看法不一,但大都将其界定为"神树",认为它是古代传说中扶桑、建木、若木等神树的复合型产物,其主要功能是"通天"。</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u>青铜大立人像</u></i></b></p> <p class="ql-block">青铜大立人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180厘米,通高260.8厘米</p><p class="ql-block">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和底座两部分,出土时人像从腰部断为两截,后修复。人像大眼、直鼻、方颐、大耳,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上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等,身佩方格纹带饰。其双手环握中空,两臂略呈环抱状构势于胸前,似持有某种法器。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p><p class="ql-block">人像端庄肃穆,专家推测可能是一代蜀王或群巫之长,或是两重身份兼而有之,象征着神权与王权结合的最高权力。还有人认为其形象酷似汉语古文字中"尸"字的字形,应将其解读为"立尸",即具有主持祭神仪式的主祭者和作为神灵象征的受祭者双重身份。其所站立的方台,应该象征着祭祀的道场﹣﹣神坛或神山。而对于他手中究竟持有何种法器,学界未达成共识,有人认为是玉琮,有人认为是权杖,有人认为是大象牙,还有人认为他什么也没拿,只是用手在空中挥舞,是祭祀中的一种特定姿态。</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 金 杖</i></b></p> <p class="ql-block">金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长142厘米,直径2.3厘米</p><p class="ql-block">已出土的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系用金条锤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出土时木杖已炭化,仅存金皮,金皮内残留炭化的木渣。金杖的﹣端平雕一段长46厘米的图案,图案共分三组:靠近端头的一组是两个前后对称的人头图像,人头面带微笑,头戴五齿高冠,两耳各垂一副三角形耳坠;靠近杖内的两组图案大致相同,上方是两只头部相对的鸟,下方是两条背部相对的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压有一支羽箭,箭头深插入鱼头内。</p><p class="ql-block">关于图案的内容,有人认为象征着崇鱼和崇鸟的两个部族联盟,形成了鱼凫王朝;还有人认为鱼鸟象征着蜀王能上天入地,沟通人神。关于金杖的性质有"王杖说""法杖说""祭杖说""法器说"等多种。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金杖是古蜀国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王者之器",象征着王权与神权。</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金箔面形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  金面人头像</i></b></p> <p class="ql-block">金面人头像</p><p class="ql-block">高11.3厘米,残宽21.5厘米</p><p class="ql-block">三星堆出土了6件金面罩,其中4件戴在青铜人头像上,2件单独存在。后者形状与制作工艺与前者相同,应是从某件青铜人头像上脱落的,但考古学者至今还没有找到它们的主人。人头像所戴金面罩系用金块捶拓成金皮,然后依照人头像塑造,上齐额,下包颐,左右两侧罩耳,耳垂穿孔,眼、眉镂空露出,面罩与人头像之间采用生漆调和石灰作为黏合剂。三星堆出土了50多件青铜人头像,仅有4件戴黄金面罩,应具有特殊的身份地位。</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早的黄金面罩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和古希腊也有黄金面罩出土,三星堆出土的黄金面罩与后者外形相似,有学者推断三星堆受到中、西亚地区文化的影响,由此推测商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中、西亚地区已存在文化交流。但也有学者认为黄金面罩是古蜀青铜文明的产物,未受外来文化影响。</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  青铜纵目大面具</i></b></p> <p class="ql-block">青铜纵目大面具</p><p class="ql-block">高66厘米,宽138厘米</p><p class="ql-block">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当数2号坑出土的三件青铜纵目面具造型最为奇特,被研究者根据大小分为 A 、 B 两型,造型大体相同而略有差异。此为 B 型面具,器形较大。该面具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极度夸张,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达16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故被称为"千里眼""顺风耳"。短鼻梁,口阔而深,似微露舌尖,做神秘微笑状。其额部正中有一方孔,可能原来铸有精美的额饰,可以想象它原来的整体形象更为精绝雄奇。</p><p class="ql-block">这尊面具的超现实风格使其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目前主流看法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种人神同形、人神合一的意象造型,是古蜀人的祖先神造像。</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参观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1号神树,如同连接天地的桥梁,它承载着先民对宇宙的想象与敬畏。我仿佛看到了它在岁月长河中的身影,枝繁叶茂,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铜大立人像,高大威严,仿佛是一位穿越时空的守护者。我站在它面前,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p><p class="ql-block">金杖,这是一件神秘而珍贵的文物。我想象着它曾经的辉煌,那是一段被尘封的历史。</p><p class="ql-block">金箔面形饰,这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在昏暗灯光下显得格外耀眼,我仿佛看到了先民们精湛的工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面人头像,这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我站在它面前,感受到了那份来自远古的庄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铜纵目大面具,这是一件令人震撼的文物。我站在它面前,感受到了那份来自远古的威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诸多件古代文物展品被陈列在一个个展览柜里,包括陶器和其他造型奇特的艺术品。我仿佛看到了先民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p><p class="ql-block">我站在墙边上面的文字“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充滿的惊喜与感动,久久不愿离去……</p><p class="ql-block"> 九闲笠翁写于2025.4.15.</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