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龙岗教育前沿 共探教师发展新径——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实践研修

玻璃翠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四组</b></p>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征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为汲取先进经验,拓宽教育视野,5月14日上午,县级教师发展机构1+3协同提质生态种子培训师课程建设培训班全体学员参加了深圳市龙岗区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的实践研修活动,深入探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新模式,收获颇丰。</p> 理念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p class="ql-block">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秉持“探索世界 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格高志远 笃学尚行”为校训,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们在于校长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上海龙岗附校的“多语种文化长廊”“跨学科创新实验室”“国际理解教育中心”。通过于校长的精心讲解,学员们深入理解了学校“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习者”的育人目标,以及“小班化、沉浸式、跨文化”的特色办学模式。</p> 课程建设,丰富研修内涵 <p class="ql-block">  在观摩学习实践研修中,聆听了该校的饶晨曦、张宇玲、李坤芳三位主任的分享。三位主任分别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课程体系、校本研训、教师发展路径等阐述该校校本研修的思路及方法到最后的实践收获。</p> <p class="ql-block">  该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独具匠心,开设了10余门与科技相关的扬帆课程选修课,主推玩转A-STEM课程体系和SDGs学科融合社团活动。从兴趣课程到拓展课程再到精品课程,从少数教师到团队协作,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研修内容和实践平台。这种课程建设模式不仅有助于教师提升专业技能,还能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促进跨学科融合,为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新活力。</p> 名师带动,发挥辐射作用 <p class="ql-block">  学校成立了龙岗区孙越信息名师工作室、龙岗区周兴权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的建立,为教师提供了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教师们可以近距离学习名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同时,名师通过开展讲座、示范课、研讨活动等形式,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形成了良好的教师发展生态。</p> 活动育人,营造成长氛围 <p class="ql-block">  学校通过举办新生训练营、读书月、艺体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机会。教师们在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  此次实践研修活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创新实践。这些优秀做法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我们将把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适合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模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幼儿教师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  下午,培训在有趣的游戏体验中正式开启!</p> <p class="ql-block">  深圳市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初中部副部长、国培计划授课专家梁宏鑫带来讲座——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课程开发中的应用。梁部长用具体的案例,详细的演示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它可以根据特定的课程需求,快速生成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这种智能化的生成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课程开发的效率,使得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设计的优化与创新中。</p> <p class="ql-block">  总之,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课程开发中的应用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变革。它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这场变革,积极探索和实践生成式AI在课程开发中的新应用和新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