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刘芙蓉广安写生游之饭滩桥

芙蓉

<p class="ql-block">广安市岳池县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span style="font-size:18px;">饭滩桥村,村边有条长河,长河上静静横卧着一座古朴的石拱桥——饭滩桥,</span>桥横跨两镇,桥的一边是苟角镇,另一边是天平镇。</p> <p class="ql-block">饭滩桥建于清代,具体年份不详,据说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桥呈南北走向,桥长约40米、宽6米,高8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整体呈弧形,半圆三孔石拱桥,桥上无护栏。桥头有六边形石表一樽,是雕刻有捐赠者姓名的功德碑,年代久远,字体已风化难辨。</span>桥两端分别两棵巨大的黄桷树分别守护着饭滩桥,桥下河水在涓涓流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记录建桥功德的石表)</span></p> <p class="ql-block">无论桥上桥下,看古桥巍然屹立,听流水潺潺,闻鹅呼鸭鸣,感受习习微风,获一日之静逸,颇为放松。</p> <p class="ql-block">饭滩桥曾在民国二十三年遭遇漫过桥面的超大洪水,上世纪82年也曾遇到洪水漫过桥蹾的洪水,桥却纹丝未动,可见饭滩桥极其牢固,在桥梁建筑史上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关于饭滩桥,相传河上曾经无桥,百姓若要过河,枯水季从裸露的石滩或从跳蹬石过河,遇夏季雨量陡增河水漫过跳蹬则难以通行。</p><p class="ql-block">鲁班与弟子们接县令在河上建桥,桥建到最后完拱时,打出来的条石一个个镶上去都合不拢,这时有一老妪拿一猪槽石来要价八十两银子,说是一乞丐几年前送与她家,乞丐说此石槽喂猪猪肥,他日此处修桥会差一条石合缝,用此石定能合上。鲁班等人立马将猪槽石合在拱桥顶完拱处,果然严丝合缝。第二天,正当举行踩桥通行仪式时,一挎着篮子要饭的乞丐踉踉跄跄上了桥,桥上踩桥的人纷纷撵乞丐,说如此喜庆之时乞丐怎来败兴,推搡之间,乞丐掉下了桥,瞬间不见,只留下一深深的坑。大家方知乞丐是神仙,那合拱的猪槽石也是神仙点来的神石,真是千年古迹万年牢,神仙踩桥可护桥!(据说鲁班电影都有这么一段,我没有看过电影《鲁班》,有看过的可以印证一下)</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版本传说在建桥时,有一位“神仙”在此要饭,由于师傅的乐善好施,这乞丐就每天到饭点就来等着开饭。眼看就是石桥封顶日子,但是封顶的石头,不管是怎么修凿都不合适。到饭点那乞丐又来了,工匠们正愁得一筹莫展呢,无心搭理他,分饭菜的女人们也很不耐烦地拿白眼瞪他,修桥师傅转身看到笑盈盈的乞丐,示意女人们先给他吃饭,女人们很不情愿地把饭菜分给了乞丐,乞丐端着饭菜好不开心,刚要抬腿走开,不知怎么被脚下的石头绊了一下,摔了一跤,师傅听见声响转头一看,饭菜滩了一地,乞丐却不见了,绊倒乞丐的那块石头被膝盖跪成一个窝窝,那石窝里还有一排很醒目的篆体雕字“心存大善愿,千秋万代安”。</p><p class="ql-block">师傅见状,赶快号令他的工匠和众人朝神仙乞丐飘去的方向膜拜。那块石头也刚好是封顶的最佳材料了,石桥如期地完工,由于这位“神仙”的帮助,桥得以顺利建成,因此得名“饭滩桥”。</p> <p class="ql-block">以前来往人多的时候,桥头有各种店铺,现在都基本荒废,几只鸡悠闲自得散步。</p> <p class="ql-block">两棵黄葛树,树龄一棵120年,一棵400年。</p> <p class="ql-block">以下空中视角图片为网络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