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4日上午,武汉市各区小学音乐教师们齐聚江岸区长春街第三小学,积极参加了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研室举办的高质量的教学盛会一一武汉市AI赋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展示(二)及培训活动。以“音乐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与应用”主题教学展示,通过专家讲座、课例展示、师生创作展示等形式,向全市小学音乐教师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为全市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p> <p class="ql-block">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音乐教研员胡晓燕老师、江岸区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站曾毅站长、江岸区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站邱承军书记、江岸区小学音乐教研员姚岚老师、清华大学刘晓光博士、清华大学肖立先生、各区小学音乐教研员,武汉各区小学音乐骨干教师。</p> <p class="ql-block">活动伊始,由主持人长春街第三小学音乐教师葛畅介绍了人工智能时代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的发布,AI技术正逐步深入中小学课堂,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如何让AI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如何让孩子们掌握和运用AI技术进一步感受音乐之美、启发音乐灵感,成为当下音乐教育教学所关注的热点问题。</p> <p class="ql-block">【科技赋能 智启未来】</p><p class="ql-block">来自清华大学的人工智能音乐专家刘晓光博士带来《"和弦派"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音乐教育》主题讲座,深度解析AI技术如何降低音乐创作门槛,<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学生轻松体验作曲、编曲的乐趣。"和弦派"不仅提供智能伴奏、混音等功能,还能根据学生的创意生成个性化旋律,真正实现"人人可创作", </span>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小小作曲家。</p> <p class="ql-block">【课堂革命 精彩纷呈】</p><p class="ql-block">武汉市育才小学张璋老师与长春三小二年级(4)班的同学们共同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AI探索之旅《乃哟乃》。课堂上,AI数字人歌者"阿朵娜"以现代电子风格重新演绎这首土家族民歌,学生们通过对比不同版本、创编旋律、跳摆手舞等方式,感受传统音乐与科技碰撞的魅力,AI智能编曲的多元呈现让学生们在科技赋能中感受土家族音乐的魅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通过平板电脑进行即兴创作,现场生成的音乐作品充满童真与创意。</p> <p class="ql-block">【师生共创 智绘乐章】</p><p class="ql-block">在创作展示环节,郭义祥老师展示了运用"和弦派"创作的音乐作品。武汉市育才小学的祝融璟老师和周倩羽同学更是以一首自创曲目惊艳全场,充分展现了AI技术赋能下师生音乐创作的新可能。</p> <p class="ql-block">未来展望:智能教育开启新篇章</p><p class="ql-block">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音乐教研员胡晓燕在总结中指出:"本次活动为武汉市AI赋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将继续探索AI技术与音乐教育的深度融合,让科技真正服务于音乐课堂。"</p> <p class="ql-block">这场活动不仅展示了武汉市小学音乐教育的前沿探索,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教育的无限可能。当人工智能遇上音乐课堂,改变的不仅是教学方式,更是孩子们感知艺术、创造美好的能力。武汉小学音乐教育人正以创新实践,谱写智能时代教育发展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