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2日至5月16日,郑州大学吞咽障碍研究所举办的全国第164期培训班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顺利开班,在培训班的这段学习时间,曾西教授及其团队加班加点,不辞辛劳,毫无保留地将吞咽障碍治疗的前沿成果倾囊相授,这份无私与大爱,让我们每一位学员心怀感恩,更对未来充满信心!</p> <p class="ql-block"> 三十载潜心钻研,三十载砥砺前行。曾西教授带领团队,从临床痛点出发,将复杂的吞咽障碍治疗体系化、科学化。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习了IOE(间歇经口食管管饲)技术的精髓,更感动于他们始终坚守的初心——‘让患者有尊严地进食’。老师们热情的教学更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份‘免费分享’的背后,是医者仁心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 曾经,我对吞咽障碍的认知一直停留在传统鼻饲与保守治疗;如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培训彻底更新了我的理念: </p><p class="ql-block"> 一、从‘被动维持’到‘主动康复’:IOE技术不仅解决营养摄入问题,更能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p><p class="ql-block"> 二、 从‘单一治疗’到‘全程管理’:吞咽康复需融合评估、治疗、心理支持与家庭宣教; </p><p class="ql-block"> 三、从‘技术依赖’到‘人文关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尊严,应成为治疗的核心目标。</p> <p class="ql-block"> 带着满满的收获,我计划返岗后从三方面落地实践: </p><p class="ql-block"> 1. 技术推广:在科室开展IOE技术培训,让更多的同仁认识并掌握; </p><p class="ql-block"> 2. 患者教育:通过患教会、短视频科普,消除患者对‘插管’的恐惧; </p><p class="ql-block"> 3. 跨学科协作:联合更多相关科室建立吞咽障碍多学科诊疗流程,让更多患者受益。 </p><p class="ql-block"> 未来,我愿做一粒种子,将郑州大学的创新之火,播撒在家乡的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 感恩曾西教授团队的无私托举,感恩郑州大学吞咽障碍研究所搭建的学术桥梁。这段学习之旅,是终点,更是起点——以敬畏之心践行所学,以仁爱之心守护生命,这是我们所有学员对老师最好的回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第二人民医院石花夕阳红康复中心 </p><p class="ql-block"> 孙宝琴</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5日</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