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增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提升自我保护意识,5月14日,商州区第六小学四(7)班特邀侯帅宇爸爸侯东文警官开展未成年人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全班学生齐聚一堂,共赴这场法治知识盛宴,从校园到网络,从生活到案例,全方位解锁法律“护身符”的正确使用方式。</p> <p class="ql-block"> 校园里的“小矛盾”与大法律</p><p class="ql-block"> 讲座伊始,专家以校园常见的口角摩擦、财物纠纷等“小矛盾”切入,通过情景再现《课间冲突升级记》,揭示因冲动引发的推搡、辱骂行为如何演变为违法事件。“同学间开玩笑过火可能构成侮辱罪,损坏他人财物需承担赔偿责任。”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条款,提醒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遇到矛盾应冷静沟通,学会用校规和法律化解冲突。</p> <p class="ql-block"> 拒绝欺凌,守护校园净土</p><p class="ql-block"> 在“拒绝欺凌,守护校园净土”篇章,一段触目惊心的校园欺凌视频引发全场沉默。专家结合真实案例,将欺凌行为细分为肢体、语言、社交、网络欺凌四大类,用《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条文剖析欺凌者需承担的法律后果,以及受害者的维权路径。“遭遇欺凌时,沉默只会助长恶行,要第一时间向老师、家长求助!”互动环节中,学生踊跃分享应对欺凌的妙招,现场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 网络世界的“陷阱”与“护盾”</p><p class="ql-block"> 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遭遇网络诈骗等热点问题,专家化身“网络安全卫士”,揭秘“免费游戏礼包”“明星粉丝群福利”等常见诈骗套路。通过分析《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详细讲解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言论边界等知识,引导学生树立“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的网络安全意识,学会用法律“护盾”抵御网络风险。</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中的“护身符”</p><p class="ql-block"> “遭遇校园周边不良人员敲诈怎么办?”“父母不让上学该如何维权?”在“生活中的‘护身符’”板块,专家结合《义务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围绕未成年人衣食住行中的权益保护,以问答形式逐一解答。“法律不仅是约束行为的准则,更是守护我们成长的铠甲。”专家的总结发言赢得全场掌声。</p> <p class="ql-block"> 法律知识小问答</p><p class="ql-block"> 讲座尾声,“法律知识小问答”将气氛推向高潮。“多少周岁承担刑事责任?”“遭遇家暴可向哪些部门求助?”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答,答对者获赠法治漫画手册。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法律知识入脑入心。</p> <p class="ql-block">此次讲座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未成年人的法治成长之路。学校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法治教育活动,让法治精神在校园生根发芽,为学生健康成长筑牢法律屏障,共同守护纯净美好的校园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