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的5月,因为有个母亲节,使这个平常月份,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情感温度。在我心里,每年孩子的生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母亲节,母亲这个称谓是孩子赋予的。今年,孩子因外派在异国他乡工作,独自过她离我最远的一个生日,值得欣慰的是,她已长大成人,能够独立生活了。</p><p class="ql-block"> "Dear daughter, may you be as bright as the sunshine and bloom like a flower. May every dream you have be realized, and every step of your growth be filled with joy. Happy birthday, my precious daughter!"🌹🌹🌹</p> <p class="ql-block"> 但即便如此,当母亲的总还是免不了会对其牵肠挂肚。就像我的老母亲,即便已记不住我的名字,但每次去医院探视,她看向我的目光,眼里依旧充满了满满的宠溺与慈爱。她会习惯性地替我整整衣袖,偶尔还会抬手抚摸一下我的脸,那情形像极了小时候,还不怎么会讲话的孩子,每每被母亲抱在怀里,总爱拿小手去触碰母亲那张亲切而熟悉的脸。当我俯身问母亲,我是谁呀?我叫什么名字?母亲立刻会咧嘴冲我笑,像个小孩子似地,不好意思低声说一句“我又忘记了”。当我告诉母亲,我是谁谁谁,她会欢喜地把我的名字重复念上好几遍,像似在努力把这个名字记住。于是,每隔4天去医院探视,我都会重复向母亲报备,我是谁,叫什么名字,母亲都会笑呵呵地现学现说叫上我几声,偶尔有个一二次,母亲也会猛的脫口而出,喊我小名。那一瞬间,我会感觉无比幸福与欢喜,仿佛觉得昔日的母亲又重新回来了。现在母亲虽然时常忘了我和二姐的名字,但我们是她的孩子,这点,她老人家十分确定并肯定,无论谁过来问她,她都清晰地回答,她们是我女儿,我有三个女儿。</p> <p class="ql-block"> 母亲2年前突发脑炎,虽经全力救治,保住了性命,但造成严重脑损伤,记忆丢失了。目前她只记得大姐叫什么名字,而且仍旧跟从前一样,对大姐有着特殊的依赖性。时常跟护工阿姨说,她是我家的老大,家里事体她最会“行策”(意思会安排处理事情),就是脾气太“炮”(急躁)。母亲既使再记不住事,但对自己孩子的脾性还是记得很清楚。就如同我在母亲心里,永远是那个最娇气的“小女儿”。生怕我吃苦,是老母亲一辈子的担忧,既便我己成家立业,为人母,回到老母亲身边,她还是会肉痛我,总劝我说,孩子大了,你不要太劳心了,自家管牢。那怕她现在已卧床,已忘记了我的名字,但只要看到我,还是会下意识地拦着我,不让我做这做那,遇事朝我努努嘴,意思让护工阿姨上手做,三番五次下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护工阿姨也看出了苗头,笑着说,只要你在,她有什么事,总习惯先开口叫我。母亲就是怕累着我,从小到大一贯如此。</span></p> <p class="ql-block"> 每个当妈的,无论孩子多大,心里那份牵挂与不舍永远是在的。就像昨晚,出国8个月的女儿,突然失联了6个多小时,从下午4点半到晚上11点,我一直联系不上她。心里不免有点七上八下了。想起前几日,她曾跟我说过,大白天去超市购物,居然被人尾随了,一名外国妇人带着个小孩,操着十分生硬的英语,一直跟在她身后,向她乞讨,起初以为是她要money,后来听明白,她是说要food。在当地生活了大半年,从未遇见过这种情形,心里一时不免有些紧张。因为不清楚乞丐身边是不是还有其它同类。1月份曾去西班牙旅游,光天化日,在繁华闹市区,竟然遭遇了手机突然被抢的惊恐事件,报警处理后也没用。从此心里留下了几许后怕,独自外出,行动更为谨慎。尽管目前生活工作的地方,一直很平静,很安全。</p> <p class="ql-block"> 孩子出国之前,曾经与她有过约定,每天要报个平安。8个月来,从未食言过。虽然相隔十万八千里,有7小时时差,但一直保持联系,十分默契。突然间6个多小时没有任何音讯,心里难免会有些不安,这也是人之常情。按现代人使用手机的频率,大白天6个多小时,不看一眼手机,几乎没这种可能。是身体不适?还是遇上什么事了?微信可能没留意,但为何电话也始终不接?越想越焦虑,最后实在屏不牢,就给她两位同住的室友分别发了信息(电话也是不接)。大约又过了20几分钟,电话终于进来了。此刻,我紧绷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心想,没事就好。</p><p class="ql-block"> 记得9年前我还曾取笑过朋友,孩子出国,就搞得日夜颠倒,柔肠百结,夜不能寐。当时我就被朋友悠悠地回怼了一句,说,等有一天,你孩子也出国了,你试试看,就知道了。没想到真的被他说中了,眼下还真体味到了这种忐忑不安的心境。有道是关心者乱,心系则惘,<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厌其烦地千叮咛万嘱咐,就怕有疏漏。</span>为人父母,对孩子一片拳拳之心,可能是一辈子的羁绊!至此也更懂得了“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的含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