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各位家长,个人卫生是幼儿保健小常识最基本的一项,3至6岁的幼儿相对来说身体抵抗力与免疫力要差一些,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需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相关卫生要求,这样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那对于幼儿来说需要注意哪些个人卫生呢?</p> 一、勤剪指甲 <p class="ql-block"> 幼儿留长指甲有3种坏处:</p><p class="ql-block"> 1.指甲长了容易抓伤他人或者自己身上的皮肤,尤其脸面、耳朵,最容易被他们自己抓伤。 </p><p class="ql-block"> 2.长指甲容易藏污纳垢,幼儿又有用手直接拿东西吃的习惯,手指甲缝里的脏东西吸进嘴里后,往往引起消化道疾病和寄生虫病(蛔虫病等),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3.长指甲容易劈裂,导致自己受伤,引起手指尖出血,长指甲还容易在穿衣服时钩住衣服的线而扳伤手指。</p> 二、勤洗手,做好疾病预防 <p class="ql-block"> 人们常常讲“病从口入”,实际上,在“病从口入”的过程中,我们的两只手发挥着无法替代的拿、取、接、送等作用。一些常见疾病如面部皮肤感染、感冒、肠道细菌感染等,都有可能是通过“病菌手入 ”进行传播,因此家长们要监督幼儿做好手部卫生的清洁工作。</p> 三、勤洗袜子,勤洗澡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一起午睡需要良好的空气环境,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午睡环境,请家长督促孩子每晚睡觉之前洗脚洗袜子,有条件的孩子每天洗一次澡,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呵护孩子们的健康!</p> 四、勤换衣 <p class="ql-block"> 衣服除了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外,人体本身也会对衣物造成污染。我们穿在身上的衣服,应勤洗勤换才更有益于健康。衣服被污染后,保温性、吸湿性、吸水性等性能均减弱,同时一些霉菌、化脓性细菌生长繁殖,从而导致皮肤病的发生。因此,必须经常换洗衣服。这样,不但可以使自己外表整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十分有益。</p> 五、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擦嘴 <p class="ql-block"> 我们吃完食物后会有不少残渣粘在牙齿上,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减少口腔细菌对身体产生破坏。</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病从口入 </p><p class="ql-block"> 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p><p class="ql-block"> 才能提高孩子的自护能力</p><p class="ql-block"> 成为抵御病毒的强大“武器” </p><p class="ql-block"> 希望每个家长 </p><p class="ql-block"> 都可以用自身榜样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有耐心地引导孩子学会讲卫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