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镇长城连记85:河防口关---慕田峪关

忘江湖

千里巡边访堡寨 五载长墙走过来 <br> 从山海关入海石城到怀柔慕田峪大角楼,历时五载,对蓟镇长城的城墙、墩楼、关口、堡寨、营城进行了巡访、记录。算是完成了一个小目标。<br> 这是蓟镇长城最西一段,分界点在石塘路亓莲口关与黄花路慕田峪关之间的大角楼 。<div> 在河防口上山,经神堂峪、亓莲关至慕田峪,长约15千米,沿线上下5个大V,多处山险,耗时一天,异常艰辛。<br> 河防口关,也称九谷口(图一),以河设防。它是一道半山口,流季节河,河道不宽,设水关,可走单骑。口外有连云栈、沙岭儿,山路崎岖,口内一马平川。</div> 图一:河防口关及过水关道 守关兵堡在口内东部,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60米,开南门,门额"河防"。因修公路,关口及兵堡于五六十年代拆毁。 现存有关口残基、镇关敌楼的石条基础(图二),由于关口河道底部是大岩石,非常稳固,至今留有关口痕迹。 图二:关口基础条石嵌在山石中,得以留存 神堂峪,景色优美,山势壮阔,有若神堂(图三)。雁栖河流入关内,因河道较宽,关口及西侧的串条子墩外平缓,可达大队骑兵(图四)。口内八百米河右岸有兵堡(图五)。 它是一道重要的山口,边外通交界河及黄土梁,边内通怀北镇。<br> 神堂峪关南有旧关,两侧老边清晰可见,关口已无存。 图三:西看神堂峪关内<br> 图四:神堂峪关口及平缓的关外 图五:复建的神堂峪堡 亓莲口关,是一道小山口,季节河,原为过水关(图六),河道宽漫,可达大队骑兵。黄草洼、南山、东山墩处通单骑,关口以西各墩处通步道。它是蓟镇西边的最后一个关口。<br> 亓莲口关是明朝庭安抚外夷的打赏恩赉之所。 图六:移位复建的亓莲口关 亓连口关东有一条深沟壑,长城跨沟而过到达对面的山顶(图七),疑惑的是,长城为什么不顺着沟上山脊,绕到对面山顶,这道山脊可是理想的天然屏障。 图七:亓莲关东的长城走向,走圈内山脊更合理 慕田峪,取募民屯田之意。<br> 慕田峪关,山脊垭口,关口由五眼敌楼附两座墙台组成,上设三联铺房(图八),关门紧邻东侧墙台,中空,内有宽大上兵道(图九)。这是山脊上奢华少见的长城关口。 <div> 慕田峪村是原兵堡,辛营村为原渤海所新营。<br> 慕田峪关开有边贸马市,也是明朝庭打赏恩赉之所。</div> 图八:慕田峪关号称危岭雄关 图九:慕田峪关门、铺房及上兵道 关口及西边王家坨至贾儿岭界碑石,各墩处山势平漫,不险,通马通步。慕田峪关与亓连口关边外有道紧连,所以二口都是边贸之地。 据说慕田峪关北至牛角边有一道老边,经考证无墙。<br> 慕田峪关东侧大角楼是昌镇、蓟镇交汇点,大角楼向南延伸出一条千米的长城内支线(图十)。这条支线应为昌镇长城延伸段,即昌镇长城的甩头。昌镇长城自成体系,位置重,规格高,长城出点头也正常。 图十:昌蓟长城交汇点大角楼及长城内支线 以上关口、兵堡皆为永乐年所设,嘉靖年重修,隆庆、万历年包砖、加建敌楼。沿线多为一等边墙,敌楼密集、建筑结构多样(图十一),上兵道众多,有著名山险鲤鱼背(图十二)、北齐石墙(图十三)。关、堡之后有大水峪新营、长元营、渤海所辛营,负责管理、机动防御。 图十一:敌楼进门处即设到顶的楼梯 图十二:河防口神堂峪之间的山险“鲤鱼背” 图十三:山险处未经整修的北齐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