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清西陵

Sun

<p class="ql-block">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王朝,从 1644 年清军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开始,到 1912 年溥仪退位,清朝覆灭,共延续了 268 年,曾有过12位皇帝。清朝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非常巨大,正史、野史、八卦有讲不完的故事。清朝定都北京,直到灭亡,是中国历史上最奢侈腐败的朝代。</p><p class="ql-block">也许是明朝十三陵离北京最近或占据了最好的风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清朝没有把自己的陵园修建在北京近郊。</p> <p class="ql-block">从入关前算起,清朝延续差不多三百年,十二位皇帝,王公贵族无数,形成中国历史上最庞大的等级分明的贵族统治阶级。他们身后安葬成为是大事。皇陵是必然,清朝有四处陵园:依其分布状况可分为永陵、盛京三陵、清东陵、清西陵四区。</p> <p class="ql-block">利用外出游玩时,即兴顺路去河北易县的“清西陵”参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梁格庄西 15 公里处的永宁山下,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 年),完工于民国四年(1915 年),其间 185 年,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室陵墓群。</p><p class="ql-block">清西陵规模宏大,占地面积 83 平方公里,共有 14 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形成了以 14 座陵寝为主,行宫、永福寺、营房、衙署为辅的广袤陵区。</p><p class="ql-block">陵区内矗立着千余间宫殿和百余座石建筑,构成了一处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工作人员说,要看完西陵四位皇帝的墓,至少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所以只参观了雍正皇帝的泰陵,也是走马观花,匆匆两个小时,拍几张照片“到此一游”,名副其实的“管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西陵的陵寝建筑以泰陵为中心,其余各陵分布在泰陵的东西两侧,整体呈现出中轴线对称布局。这种布局体现了皇家陵寝的威严和庄重,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美学观念。</p> <p class="ql-block">清西陵的陵寝建筑以泰陵为中心,其余各陵分布在泰陵的东西两侧,整体呈现出中轴线对称布局。这种布局体现了皇家陵寝的威严和庄重。</p><p class="ql-block">从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石牌坊、大红门、圣德神功碑楼、七孔桥、石像生、龙凤门、神道碑楼等建筑,最后是陵寝主体建筑,如隆恩殿、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这些建筑不仅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且在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上也各有千秋。</p> <p class="ql-block">陵寝规制遵循封建社会的典章制度,皇帝、皇后陵屋顶均施以黄色琉璃瓦,其它园寝屋顶则用绿色琉璃瓦或灰布瓦。隆恩殿等殿宇,均采用汉白玉的白色基座,丹赤屋身,青绿为主的彩画檐眉,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p> 欲通过道道门了解背后的故事,可惜看到的如镜头所反映就那么一点点。满清对这个国家的影响是多维度多层面的,而且是深远的。 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距今约300年,其奢华令人震撼,难于用言语形容,用的材料今天也难找到、难加工、难运输,用的都是民脂民膏,为死人建造如此辉煌的陵园,清王朝必亡。 清王朝在关外有三处陵园<br><br><div>永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是清太祖以前的肇、兴、景、显四陵,这里埋葬着清朝皇室的祖先,被视为清朝的 “祖陵”,是清朝皇帝追根溯源、祭祀祖先的重要场所,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满族早期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元素<div><br></div><div>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郊,俗称东陵。福陵的建筑布局严谨,从南向北依次排列着下马碑、华表、石兽、神道、陵门、碑楼等建筑,体现了皇家陵寝的威严和庄重。</div><div><br></div><div>昭陵: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郊,俗称北陵。昭陵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其建筑风格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还融合了满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建筑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div></div>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 30 公里处,西距北京市区 125 公里,占地 80 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清东陵始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 年),共有帝陵五座,即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惠陵(同治),埋葬着 5 帝、15 后、141 个妃嫔等。 通过城墙门洞窥见雍正皇帝墓穴入口处的影壁,据说入口锁于此。是泰陵的最深处<div>园内在商贩处小歇,他指着几个高处反复地说,这里、那里是日军炮台,遗址现在还在。我马上联想到卢沟桥事变,此地相距百公里,可能日本人也占领过此地。后才明白过来,日本人扶溥仪成立满洲国,特派军队保护清皇室陵园!所以清西陵没有发生盗墓。</div><div>清东陵的慈禧墓被盗是另一个故事。</div> 影壁后面是雍正皇帝的陵墓,被成为”宝顶“。 从陵园深处影壁反观 陵园城楼 石碑汉语、满文、蒙古文 泰陵主殿前广场,护城河、汉白玉桥,故宫的翻版,生前住故宫,死后也要皇帝的威严。 陵园区环境优美,松林如海,现存古松 16000 余株,是华北最大的人工古松林,这些古建筑环抱于苍松翠柏之中。从第一张图可以看出,整个陵园在”永宁山“怀抱中,风水极好,选址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