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瑶池水人间万绿湖

平常人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平常人</p><p class="ql-block">美篇号:8272589</p><p class="ql-block">美篇图片:手机自拍 + 网络</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我的祖国</p> <p class="ql-block">导语:讲起“万绿湖”相信很多深圳人、广州人、香港、澳门同胞及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居民都会去过,都很熟悉。大家都会夸奖“万绿湖”的风光非常美丽、非常漂亮!但是有些相关的故事和细节大家就不一定知道了,那我就在这个美篇文章《天上瑶池水人间万绿湖》里和大家讲述一下吧,请大家阅读文章以下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万绿湖”风景区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境内,总面积为1600多平方公里,其中有370平方公里为水域面积。于1995年对外开放,并在2024年12月26日被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万绿湖”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370平方公里的浩淼碧水,1100平方公里延绵青山,360多个绿色岛屿,在蓝天、白云、朝霞夕阳的映衬下,展现出一幅迷人的画卷。眼见峰峦叠秀、飞瀑扬波;倾听松涛拍岸、鸟语蝉鸣;体验纯真静谥、天然野趣,万绿湖呈现给您的,是一个镜花水月般的人间仙境,一个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乐园。</p> <p class="ql-block">万绿湖一年四季湖水的温度恒定在19℃—23℃,十分适合水上游玩。湖区基本不受台风影响,湖面少有风浪;因湖水颜色随着太阳照射角度、光线的不同,在一天时间里产生几种不同颜色,由近到远从墨绿、深绿、浅绿、淡绿逐渐转淡,因此而水色秀美。万绿湖像是人工创造的绿宝石,被誉为“天上瑶池水,人间万绿湖”。</p> <p class="ql-block">“万绿湖”原名为“新丰江水库(水电站),是一个巨型的“人工湖”。水电站(水库大坝)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境内的东江支流新丰江上,坝址在源城区东埔街道双下村亚婆庙峡谷处,距河源市区约3公里。</p><p class="ql-block">新丰江水电站是新中国首个“五年计划”中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于1958年7月动工兴建,1959年10月开始蓄水,1960年9月第一台机组发电。施工期两年零三个月。</p><p class="ql-block">新丰江水库总库容139亿立方米,控制集水面积5734平方公里,正常(高)蓄水位116米,相应库容10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65.3亿立方米。为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水库。</p><p class="ql-block">新丰江水库建成后成为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水库,在1994年前它的名字都是“新丰江水电站”或者“新丰江水库”。1994年11月,河源市东源县委、县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库区的绿色生态环境,发展东源县的绿色旅游产业,将“新丰江水库”命名为“万绿湖”,并设立“万绿湖”管理委员会,建设“万绿湖”旅游风景区,向全省、全国推广宣传。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设,升级软、硬件设施、设备,最终于2024年12月26日成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p> 新丰江水电站(水库大坝)泄洪时的美景图片 <p class="ql-block">新丰江水电站为混凝土大头坝、坝后式厂房。坝基为燕山三期花岗岩,地质条件较好。坝顶高程124米,最大坝高105米,坝长440米。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坝址设计洪峰流量13750立方米每秒,校核洪峰流量17300立方米每秒。坝顶溢流,分3个孔、闸控制制,每孔宽15米,高10米,堰顶高程111.6米,最大下泄流量3800立方米每秒,采用鼻坎挑流消能。</p><p class="ql-block">发电厂房住于河床左侧,长102.7,宽19.6米,高42米。安装4台竖轴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初期总装机容量29.25万千瓦,其中一台7.5万千瓦,三台各7.25万千瓦。后经改造扩建达到现在的35.5万千瓦。最大发电水头84.7米,设计发电水头73米,最小发电水头57米。这些技术细节不仅展示了水电站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也体现了中国工程师们的智慧与匠心。</p> <p class="ql-block">在大坝正面右上角有几个白色的非常醒目的大字:“新丰江水电站”,那是时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亲笔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新丰江水电站装有4台国产机组,装机总容量35.5万千瓦。1960年10月25日首台机组并网发电,其他三台机组分别于1961、1966、1976年投产发电。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新丰江水电站的发电量占到了广东全省发电总量的一半以上,为广东省的工业化建设及其整个国民经济建设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新丰江水电站”在广东省中、东部的珠江三角洲东江流域防洪减灾的作用非常重要和关键,其地位相当于东江流域的“三峡工程”。新丰江水库控制集水面积5734平方公里;东江流域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等三大水库共控制上游集水面积11736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35340平方公里的百分之33.2%。总库容170.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77.2亿立方米。因其控制面积广、调蓄能力强,合称“东江流域三大水库”。在汛期适时联合调度“三大水库”,在防洪方面,可将下游东莞、博罗、惠州、河源水文站100年一遇的洪水削弱为20年一遇;洪水越大,削峰效果愈显著。再结合中下游堤围修筑,东江流域的洪水得到根本性的治理。为改革开放后的珠江三角洲东部各市东莞、惠州及河源等地的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防洪安全方面的非常重要的前提和保障。</p> <p class="ql-block">下面三张图片即为“东江流域三大水库”的: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白盆珠水库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新丰江水电站(水库)图片</p> 枫树坝水库美景图片 白盆珠水库美景图片 <p class="ql-block">新丰江水库是河源市市区几十万人的饮用水源地,河源市区的自来水水源是直接从新丰江水库大坝取水的,由于库区及其上游森林植被生长和保护的非常好,且没有工业污染,新丰江水库(万绿湖)水质优良,长期达到国家地表水一类水质标准(可直接饮用)。</p> <p class="ql-block">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淡水资源匮乏的香港随着旱情加剧,香港供水时间减少,几百万同胞陷入了生存危机。为缓解水荒,香港征得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租用多艘邮轮,往珠江口抽取淡水。隔江相望的深圳也同样出现水荒,只不过景况没有香港那么糟。香江断流,港深水荒,牵动着国家领导人的心。周恩来总理出访非洲返程时,特地到广州,听取广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关于石马河东深供水工程方案的汇报后,当即表示批准,并指示由国家拨款,作为援外专项项目列入国家计划。他说:“供水工程由我们国家举办,应列入国家计划,作为援外专项项目,因为香港95%以上是自己的同胞。”同时还指示有关部门尽快组织人力物力,加快工程速度。</p> <p class="ql-block">东深供水工程深圳水库美景图片</p> <p class="ql-block">东深供水工程输水渡槽美景图片</p> <p class="ql-block">1964年2月,广东省成立“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总指挥部”,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动工。工程从东莞桥头至深圳水库,全长83千米,1965年3月1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建成向香港供水。</p><p class="ql-block">随后“东深供水工程”随着供水量不断增加,先后经过了四次改扩建,至今以东江“万绿湖”为主要水源地的东江水,仍然是香港、深圳、东莞、广州及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各地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供水来源,现供应着约5000千万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东深供水工程”自建成以来已向香港累计供水超过250亿立方米。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新丰江水库在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也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香港同胞的深情厚谊和无私支援。</p> <p class="ql-block">“新丰江水库”蓄水后,库区曾于1959年11月开始出现诱发性地震,其中最大地震发生于1962年3月19日,震级6.1级,震中烈度8度。为了确保大坝安全,经国家水利电力部批准,对大坝进行抗震加固。首先于1961年3月至1962年5月按设计为8度地震、校核为9度地震的标准进行大坝第一期加固;随后又于1962年按9.5度抗震标准对大坝进行第二期抗震加固,于1964年完成。使新丰江水库大坝具备了在正常水位116米高程时抗御9.5度地震的能力。这一系列的抗震加固工作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体现了国家对基础设施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负责任的态度。</p><p class="ql-block">据有关地震方面的学者认为,岩体特定的地质条件是水库地震发生的基础,蓄水导致岩体中应变能集中与释放是发震的直接原因。余震的地震震级、强度、烈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递减。</p> <p class="ql-block">1958年8月至1959年12月,为了建设新丰江大坝,涉及河源、连平、新丰等县16个墟镇,389个村庄居住的13万名群众必须移民外迁,离开世代生活的故土,接受国家的安排,辗转移民至新的家园。据统计资料,这些移民分别迁至广州市下属各县、惠阳地区各县(含宝安)、韶关地区各县;以及库区外河源县各乡镇(公社)。移民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支持国家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只用了短短一年多时间,便完成了大搬迁的任务,使“新丰江水库”按时蓄水发电。据统计资料新丰江水库共淹没耕地17.85万亩,淹没山林40多万亩,淹没面积390平方公里。河源人民因此为新丰江水电站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p> <p class="ql-block">经过不懈的努力,“万绿湖”景区2003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5年被评为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2020年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旅游区现已开发的景点有万绿湖、水月湾、龙凤岛、镜花缘、客家风情馆、万绿谷等。2024年12月26日,“万绿湖”成为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镜花缘旅游区,位于河源万绿湖旅游码头西南面,占地约2000亩。是一个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登山健身、团队拓展于一体的旅游区,开发建设项目有:“万绿湖畔定情戒指”、“心心相映”、“时空之门”等。</p><p class="ql-block">《镜花缘》是清代著小说家李汝珍的一部充满浪漫色彩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被贬凡间的百花仙子的故事。根据小说所写,河源与百花仙子有不解之缘,是百花仙子降生之地,而镜花缘景区的自然风光与书中描写的景致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于是景区就取名“镜花缘”。镜花缘景区的标志性园林建筑为镜花缘石刻和百花仙子的雕塑,石刻上的“镜花缘“三个大字是书法家李才雄的亲笔手迹,花仙子广场是镜花缘景区的集散之地,从该处沿着百花路可以到达镜花缘景区的各个景点。</p> 万绿湖镜花缘美景图片 <p class="ql-block">龙凤岛,是万绿湖中最大的一座岛,因东部像龙,西部像凤而得名,位于万绿湖最开阔的湖面中心。龙凤岛山上的同心锁许愿区是龙凤岛的风水吉祥之地,传说凡到此地都会爱情甜蜜,家庭和睦,事业顺利。同心锁许愿区背后是状元亭,亭中可一览万绿湖湖面美景。</p> 万绿湖龙凤岛美景图片 <p class="ql-block">水月湾,是根据小说《镜花缘》记载百花仙子降生于广东河源县水月村而建设的旅游景区,是万绿湖内唯一有水上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教育基地的旅游景区,被誉为“万绿湖最美丽的小岛”,素有“万绿湖中的翡翠明珠”之称。开发建设项目有:水月广场、亲水长廊、得月轩、湿地宣教基地、亲水观光平台。</p> 万绿湖水月湾美景图片 <p class="ql-block">今日之“万绿湖”(又名新丰江水库)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被誉为“天上瑶池水人间万绿湖”。它不仅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风景最美丽的旅游胜地之一,还承载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和实践。希望未来“万绿湖”能够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巍巍丰碑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闪耀光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别说明:</p><p class="ql-block">一、本美篇文章图片来源:自拍加网络。</p><p class="ql-block">二、本美篇文章数字资料来源:1、《中国水力发电年鉴》(1949-1983年本);2、《河源(县)水利志》,1991年版本,中山大学出版社(该志书主编作者为本美篇文章作者本人);3、新丰江水电站简介;4、万绿湖简介;5、“方志广东”;6、其他书籍及网络资料。</p><p class="ql-block">特此向原创作者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