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系列散文:露天电影里的童年时光

竹姿羽

<p class="ql-block">  刚才在小区群里看到通知,明晚要在河堤公园的百姓大舞台播放露天电影《烈火英雄》。这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县城里没有更多的娱乐生活,看露天电影就成了我们最期盼的事。</p> <p class="ql-block">  记得第一次在大会场看露天电影,是和沈叔家的小红、小旭几个小伙伴一起去的。那天放的是《平原游击队》,大会场里三层外三层的,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几个小不点儿在大人们的腿缝里钻来钻去,好不容易挤到前面,却发现看的是银幕反面。电影情节早已模糊,只记得打更人敲着梆子喊:“平安无事喽,咣咣咣——”那悠长的尾音,至今还在记忆里回荡。</p> <p class="ql-block">  后来才知道,放电影前要先放一段新闻简报。那银幕上的影像总是先抖动几下,然后才渐渐清晰起来。放映机射出的光柱里,灰尘在跳舞,蚊虫在盘旋。我们仰着头,脖子都酸了,却舍不得眨一下眼睛。</p> <p class="ql-block">  放电影的消息总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整个县城。先是居委会的大喇叭广播,接着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傍晚时分,我们几个孩子总是胡乱扒拉几口饭,就扛着小板凳往大会场跑。去得早的能占个好位置,去得晚的只能站在后面踮着脚尖看,弟弟还可以骑着父亲或者邻居二哥的大脖梗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夏天看露天电影最为热闹。放映员李叔叔支起竹竿,挂上泛黄的白布银幕。我们几个孩子争着帮他拉电线,他就从口袋里掏出几颗橘瓣糖分给我们。天还没黑透,银幕前就坐满了人。摇着蒲扇的老奶奶,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还有和我们一样兴奋的小伙伴们。记得放《小兵张嘎》那次,突然下起了小雨,雨点打在银幕上,子弹仿佛真的在水花中穿梭,可谁也不舍得离开。</p> <p class="ql-block">  煞冷天看《地道战》那回,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小北风呼呼地刮着,大人们裹着棉袄,孩子们挤作一团取暖。这时,卖烤地瓜的张爷爷推着铁皮桶来了,地瓜的香气勾得我们直流口水。我们几个小伙伴凑出零钱买一个,掰开分着吃。热乎乎的地瓜捧在手里,银幕上的英雄们正在激烈战斗,我们嘴里呵出的白气和放映机的光柱交织在一起,那温暖的感觉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电影放到一半,放映机突然卡住了。银幕上的人脸扭曲变形,全场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口哨声。调皮的赵小子趁机跳起来学电影里的台词:“同志们,冲啊!”惹得一旁的家长直朝他吹胡子瞪眼睛。等电影重新开始,大家才又安静下来,继续沉浸在光影的世界里。</p> <p class="ql-block">  如今电视电脑手机什么都有,可很难再找到当年看露天电影的那种快乐。说起来,如今的孩子很难想象,当年我们为了看一场电影要付出怎样的热情?那时候的快乐很简单,一块白布,一束光,一群人,就能让我们高兴好几天。现在下乡偶尔看到放露天电影,围观的多是老人,他们静静地坐在折叠椅上,银幕的光映在他们脸上,照出一道道皱纹。孩子们则在一旁追逐打闹,对那方白布上的故事毫无兴趣。现在的娱乐方式太多元化了,露天电影成了怀旧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我到市里开会,遇见闺蜜小红。聊起童年往事,她突然问我:“还记得咱们第一次看电影看反了吗?”我们相视一笑,那个打更人的声音仿佛又在耳边响起:“平安无事喽,咣咣咣——”</p><p class="ql-block"> 这声音,穿过近半个世纪的时光,依然清晰可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5年5月10日夜</p><p class="ql-block">(注:美篇图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