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缕缕清风</p><p class="ql-block">图片:缕缕清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22322458</p> <p class="ql-block">轮台的风里带着岁月的痕迹。当我第六次踏上这片土地时,塔里木河的水波正和胡杨的黄叶一起晃动,好像能听到很久以前驼铃的声音在沙子里回响。</p> <p class="ql-block">一、阳光下的金色胡杨林</p><p class="ql-block">正午的太阳很亮,把三万公顷的胡杨树照成一片金色。叶子在树枝上轻轻转动,反射出细碎的阳光。脚下的沙土很软,每走一步都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胡杨在和大地说话。弯腰捡起一片落叶,叶脉的走向看起来像塔里木河的支流,叶子边缘的纹路有点像古老的文字笔画。</p> <p class="ql-block">忽然想起岑参的诗。一千年前他写“轮台东门送君去”时,有没有见过这样的金色胡杨林?那时候轮台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方,胡杨可能是士兵帐前孤单的影子,是羌笛里吹不完的苍凉。现在的胡杨却像是穿着金色衣服的树,树枝上挂着千万片叶子,风吹过时发出空旷的响声,既像是在说“将军角弓不得控”的寒冷,也像是在讲“生而不死一千年”的坚强。</p> <p class="ql-block">二、沙漠里的老树群像</p><p class="ql-block">走在胡杨树林里,每棵树都像活了很久的老东西。树皮裂开一道道缝,像旧盔甲一样,裂缝里嵌着多年的沙子和月光。有的树干中间空了,像个大罐子,可树顶还长着茂密的叶子,像老将军拄着剑站着,伤口处长出新的枝芽;有的树枝弯弯扭扭,在蓝天上画出弧线,让人想起古代舞蹈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最让人震撼的是那片“胡杨王”树林。最高的那棵树,五六个人才能抱住树干,树干上有很多虫蛀的洞,分布得像星星一样,当地人说这是以前丝绸之路留下的痕迹。摸摸粗糙的树皮,能看到一道深深的痕迹,像是以前士兵用斧头砍过的地方,边缘被岁月磨得光滑,但痕迹还很清楚。胡杨树啊,你把多少人的故事都变成了年轮?从古代将军西征的旗帜,到林则徐查看田地的罗盘,从士兵的酒杯,到采棉花姑娘的头巾,都在你身体里变成了时光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三、风里的声音和故事</p><p class="ql-block">起风时,胡杨林像金色的波浪一样晃动。叶子互相碰撞的声音,好像有节奏——“轮台九月风夜吼”是一种节奏,“胡杨耐得风沙恶”又是一种节奏。这片土地本来就充满故事: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的诗句,好像被胡杨树枝揉进了沙丘;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的情感,又被塔里木河冲到了胡杨的根下。</p> <p class="ql-block">走到木栈道尽头,看到一块木牌半埋在沙子里。虽然被风吹了上千年,“轮台”两个字还像刀刻的一样清楚,牌子上的字体里,好像还能看到唐代边塞诗的影子。旁边有棵胡杨,根须绕过牌子,把“将军”两个字缠在了树枝里——这是自然和历史最动人的结合,就像两句对仗的诗:上句是“大漠孤烟直”,下句是“胡杨阅世深”。</p> <p class="ql-block">四、金色胡杨下的感悟</p><p class="ql-block">傍晚时,胡杨的叶子从金色变成暖红色,像被岁月烤暖的铜。我坐在一棵枯树旁,它的树干已经空了,但还直直地指向天空,树枝像铁线一样,在黄昏的天上画出古代诏书的样子。忽然明白,胡杨为什么被叫做沙漠的记录者——它用三千年的站立,把汉武帝的叹息、岑参的马蹄、丝绸之路上的驼铃,都变成了年轮。</p> <p class="ql-block">风起时,一片落叶飘到手里。这不是普通的叶子,像是历史的信纸,上面写满了轮台的故事:有雪落在胡杨上的空白,有月光照在士兵身上的画面,还有千万片叶子沙沙念着的,关于坚持和重生的道理。转身离开时,身后的胡杨林变成了金色的影子,却在我心里留下了永远的印记。原来有些风景,不是用眼睛看的,而是要用身体里的感觉去认识,用心里的感受去呼应。就像现在,手里的胡杨叶在轻轻颤动,这是轮台写给世界的信,每一道叶脉都是没干的墨迹,写着:天地有大美,只有坚强的人能懂。</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傍晚的胡杨林渐渐变成黑色的影子,但在我心里,它永远镶着金色的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