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5月7日——8日和同学们约好一起去河北正定游玩。7日早上6点20分从家出发乘地铁前往太原南站于7点15分左右抵达,进站后正好开始检票,和同学们乘坐7点43分开往石家庄的高铁,于9点05分到石家庄。下车后在车站我们乘坐148路公交前往正定,乘坐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下车换乘164路公交,于上午10点40分左右,在旅游景点下车。下车后我们开始找住宿,经过一番周折找到燕山宾馆。稍作休息,我们开始吃午餐,餐后开始我们的游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同学们在开往石家庄的高铁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县,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石家庄中部,太行山东麓,辖区总面积486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历来都是郡、州、路、府治所。正定县前身为真定县,最初为鲜虞国都城,后为中山国辖内东垣邑,建县始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的东垣县,“真定”一名始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最终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为正定县。县城内建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素有“古建艺术宝库”美称。正定县是三国名将赵云的故里,赵云号称常胜将军,被誉为一身是胆。县城内现有赵云庙、子龙广场等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石家庄街道开满了鲜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街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街道随处可见的牌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午在百年老店王家烧麦就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开元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燕赵南大街109号。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原名净观寺,是正定古城八大寺院之一。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开元寺。开元寺寺内主要建筑为三门楼、天王殿、开元寺须弥塔、开元寺钟楼和法船殿遗址。主殿在后,开元寺钟楼、开元寺须弥塔于殿前左右对峙。开元寺主殿在后,楼、塔左右对峙的布局是唐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赑屃碑:2000年,正定县将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纪功残碑移至开元寺内保存。该碑出土于城内府前街,其巨型赑屃碑座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赑屃旁边还有几块五代的残碑,碑文还非常清晰,字迹飘逸清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门楼位于开元寺寺院最南端,原建于唐如意年间(692年),是出入开元寺必经之路口。原建筑单檐歇山顶,檐柱、中柱均为石质,柱与柱间仅施石质阑额相互连接,座建筑雄壮豪放,体现了盛唐时期的建筑风格。三门楼石柱为小八角柱,应为四正面,四棱面。每柱均由上下两段摞置,有明显卷杀。柱顶或凿圆卯,或留圆榫。石柱上镌刻有佛经、佛像、供养人像、赞语和题名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开元寺钟楼与开元寺须弥塔相对而立,是一座平面呈正方形歇山顶式二层楼阁建筑,面阔进深皆为三间,高14米,砖木结构。一层正中有圆井,与二楼悬挂的钟口相对。二楼为木结构,四面各有门与四周木栏环台相通,楼上通风透光。四周有台明环绕,在结构上保持着早期建筑古朴庄重的风格,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一座唐代开元寺钟楼。开元寺钟楼上悬钟一口,造型古朴,亦为唐代遗物。铜钟悬挂于楼中心粗大木架上,钟高2.9米,口径1.56米,钟口厚15.5厘米。钟身无铭文,造型古朴,端庄大方。钟楼的钟与楼一体,重心在钟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开元寺须弥塔,又称雁塔,位于法船殿遗址前西侧,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开元寺须弥塔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塔内第二层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已毁坏。塔内呈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刹座、仰莲、覆钵均系砖砌,四周置铜境,光亮夺目。其上系金属质刹杆、宝殊。宝珠多达四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好开心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前往阳和楼的路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阳和楼位于正定城内燕赵南大街中段,楼七楹,单檐歇山顶,建在高敞的砖台上,两侧各有一座碑亭;楼檐面南正中悬“阳和楼”匾额,面北悬明崇祯年间名贤敬送的“广大高明”匾额;南宋理学家朱熹题写的“容膝”方石嵌放在楼上正中央,砖台跨街而建,如城门形式,东侧有阶梯可上下。台下有圆形拱门,左右各一,将行人车马分为上下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阳和楼所在的南大街是正定城历史中轴线,人称“龙脉”:龙头是阳和楼和关帝庙,龙尾在城北头的龙王堂。龙的双眼是阳和楼的两个门洞,龙的前脸是关帝庙的平台,龙须是关帝庙的两根旗杆,龙的鼻子是关帝庙前向外鼓出的两处半圆形庙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阳和楼与元曲:中国历史上名楼众多,没有哪一座楼对文化的影响能够超越正定的阳和楼。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曲,在阳和楼上成就了她在正定的辉煌。正定,古称真定。元代初期,战争转移南下,真定的经济文化较早得到恢复。元军镇守真定的将领史天泽具有较高文学修养,喜爱填写散曲,其子史樟曾撰写过杂剧。他们父子都喜欢交纳文人,早期投奔史氏的白朴才华横溢,在白朴的感召下,大批文人名士向真定聚集,壮大了创作的影响和声势,使真定成为元曲的发祥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阳和楼上俯瞰正定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临济寺,又名临济塔院,始建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临济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临滹沱河侧,因之遂得临济之名。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驻锡此寺。临济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临济一派的发祥地,也是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临济寺澄灵塔,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临济寺,因其砖色青灰,俗称青塔。临济寺初创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原称临济院。唐大中八年(854年),义玄禅师驻锡本院,设“三玄”、“三要”、“四料简”等神法接化徒众,以机锋峭峻著称当世,遂成临济宗。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义玄圆寂,其弟子建塔藏其衣钵。赐名澄灵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临济寺澄灵塔为八角九层密格式实心砖塔,高30.47米。坐落于宽阔的八边形台基上。塔下设须弥座。其上以仿木构砖雕斗拱承托平坐栏杆,再上以砖砌三层仰莲承托塔身。塔身四正面设拱形假门。南面假门上端横嵌石额。额上铁刻“唐临济慧照澄灵塔”。该塔塔刹由蕉叶、莲瓣、覆钵,相轮、圆光、仰月宝珠等组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雄宝殿,是本寺第一重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建筑。殿内正中供着樟木雕刻的释迦牟尼佛像,两旁为其弟子,迦叶和阿难,释迦牟尼背面是观世音菩萨。北墙东边为文殊菩萨,西边普贤菩萨。东南角供地藏菩萨。殿的东西两侧为十八罗汉木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广惠寺,坐落于河北省正定县广惠路1号,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也是一处充满历史底蕴的佛教圣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广惠寺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785-804年),历经宋、金、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修葺与扩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广惠寺华塔,又称多宝塔、花塔,正定“四塔”之一。位于河北省正定县正定镇生民街路东原广惠寺内。相传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785~805年),按该塔的形制和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应是金代的遗存。广惠寺华塔为八角砖雕砌仿木构楼阁式花塔,共四层,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坐在同一方形基台上,总平面呈八角形。塔高40.5米,造型独特,结构富于变化。因塔身第三层以上八面八角的垂线有龙虎豹狮象及佛像等壁塑,形如花束,被称为华塔。华塔是中国古塔中的一种特有类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南城门广场的美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南城门(长乐门)是正定古城四大城门之一,始建于明代,现存城墙为明代遗存,总长8106米,具有三层防御体系,是华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门之一,承载了1600余年的军事与文化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南城门是明代城墙的重要遗存,其历史可追溯至东晋时期的土筑城墙,北周改建为石城,唐代扩建为土城,至明代改建为周长24华里的砖城。现存城墙为2017年修复后的形态,修复工程投入2.3亿元,重现了明代府级规制的城楼系统及5.2公里城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南城门采用内城、瓮城、月城三层城垣设计,形成独特防御体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瓮城:与内城门呈90度夹角布局,可形成“瓮中捉鳖”的战术优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月城:在瓮城外加筑弯月形城墙,高度为内城一半,兼具瞭望与防御功能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南城墙上拍摄的三塔同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瓮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街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府城隍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府城隍庙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石坊西路正安智园东北侧,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坐北向南,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至北依次为戏楼、旱桥、牌楼、山门、正殿、后寝宫。东侧分列十王殿、药王殿、财神殿;西侧分列十王殿、瘟神殿、土地殿;在主庙东侧配建道士院。 城隍庙从落成之日起即成为正定道教活动中心。自明洪武十五年始,府衙所设管理道教事务的官吏——道纪司都纪、副都纪以及县衙所设道会司道会都住在城隍庙内,主持庙内和地方道务。 正定府城隍庙由于规模宏大,长居道士多,在附近州县名声大噪,尤其到了神诞日盘场,俗称庙会,周围方圆百里的各州县百姓纷纷赶来,俗称赶庙、赶庙会。 遗憾的是,1966年城隍庙被视作“破四旧”的重点对象,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他用。 现在的“府城隍庙”,是2000年复建的,与原来的“府城隍庙”比例为1:1,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至北依次为戏楼、旱桥、牌楼、山门、正殿、后寝宫。其两侧是东西两庑和正殿左右的配房,以及后寝宫两翼的附属建筑。整组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集艺术、文化于一体的典型的中国道教庙宇殿堂布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文庙大成殿,别名文庙大殿,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正定镇太平街,始建于晚唐至五代时期,建筑面积650平方米。正定文庙大成殿坐落于正定文庙中轴线末端,坐北向南,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在梁架、用柱、斗拱等方面都具有早期建筑的特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晚餐在正定百年老店郝家排骨就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饭店內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定夜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晚饭后同学们一起欣赏正定夜景,逛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回酒店休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