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金山寺

心宽常乐

<h3>镇江金山寺<br><br>江苏省镇江市AAAAA级旅游景区。<br><br>镇江金山寺,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部,山高44米,周长520米,是扬子江中岛屿,有江心一朵芙蓉之美称。是国家5A级景区。<br><br>金山寺依山而建,地形灵活多变,分层筑台,殿宇参差,幢幢相衔,栉比相接,层层叠叠,将整座金山密密包裹,山寺浑然一体,有“寺裹山”之说。<br><br>金山寺始建于东晋;1130年梁红玉击鼓战金山大破金兵;清康熙皇帝赐字江天禅寺。金山寺2011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br><br>镇江金山寺的旅游景点有妙高台、百花洲、镜天园等。<br><br>地理位置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金山上。<br><br>历史沿革<br><br>金山大门入口,晋明帝时期(298-325年),寺庙始建。<br><br>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在寺内设水陆道场   。<br><br>南朝、唐朝时,寺名均叫金山寺。<br><br>宋真宗年间(997-1022年),因真宗梦游金山,便赐名为“龙游寺”。<br><br>宋徽宗年间(1100-1126年),因崇尚道教,改称“神霄玉清万寿宫”。<br><br>清康熙时期,给金山寺题写了“江天禅寺”的匾额。<br><br>1948年,金山寺发生大火,烧毁大雄宝殿、藏经楼和方丈室等二百余间房间。<br><br>“文革”时亦有所损坏,已修复。<br><br>建筑特征<br><br>金山寺的建筑格局,打破了中国多数寺庙坐北朝南、寺分三路的建筑传统,而是依山就势,大门西凯,正对长江,寺内所有殿堂楼阁皆散布其上,主要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迦兰殿、祖师殿、画藏楼、镇江楼、观澜堂、永安堂、海岳楼等。<br><br>寺院依山而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留宿处、方丈室等建筑,通过廊、檐、石级的巧妙串联,形成楼上有楼、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布局。 七峰顶、妙高台、楞伽台等连缀山腰;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慈寿塔、江天一览亭倒立山巅。从山脚到山顶,只见有房屋,不见有山,金山由此获得了“寺里山”的称号。<br><br>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妙高台、楞伽台及金山的标志-慈寿塔等景观。慈寿塔下的“周鼎、金山图、铜鼓、玉带”合为“四宝”,被称为金山寺镇山之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