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芙蓉古村人少景美

控江老丁

<p class="ql-block">芙蓉古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始建于唐代末年,是陈姓家族聚居地,因山崖如芙蓉而得名——是中国唯一的景观古村落。这里没有商业气息,整个古村的建筑布局呈现出方形结构,寓意着天上的星星与地上的人相对应。</p> <p class="ql-block">踏入芙蓉古村,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廊。从寨门进内,是卵石筑成的主街,名“如意街”,寓吉祥如意之义。鹅卵石铺就的地面蜿蜒向前,与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相映成趣沿着小路继续前行,一座古老的木结构牌坊矗立在庭院中央,上方悬挂的红灯笼随风轻摆,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芙蓉”两个大字赫然醒目,两侧墙壁上的对联更添几分文化底蕴。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呼吸,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千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主街中央一个八卦图案的地砖设计格外引人注目,周围点缀着绿植与红灯笼挂饰。在树荫的掩映下,这片天地显得格外宁静古朴。</p> <p class="ql-block">石板小路两旁绿树成荫,几位游客正漫步其中,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这条小路不仅连接着村落的各个角落,更像是一条纽带,将人们的心灵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偶尔传来几声鸟鸣,为这幅画卷增添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芙蓉村入口处,一块牌匾高高悬挂,上面写着大大的“芙蓉”二字。四周被茂密的树木环绕,仿佛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站在牌匾下,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先人们的智慧与勤劳,他们用双手创造了这片美丽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几位女士站在牌坊下合影留念,笑容灿烂。在古老的村落里,他们尽情享受着这份悠闲时光,仿佛忘却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这里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只有宁静的村庄与温暖的人情。</p> <p class="ql-block">一座古朴的传统建筑入口处,一尊青铜雕像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历史。红色灯笼点缀其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喜庆与庄重。</p> <p class="ql-block">一座庄严的建筑物门前,两尊威武的石狮子守护着这片土地,屋檐下挂着红灯笼,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陈氏大宗”四个大字醒目地悬挂在正中间,表明这是一个家族祠堂或宗族聚会的地方。这里不仅承载着家族的记忆,更见证了千年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院的前方开有一方小池,叫"相承池",池的东岸有一照壁,照壁上雕有"八仙乘槎图"。</p> <p class="ql-block">陈氏大宗祠坐落在东门内如意街的北侧是礼制建筑,因而格局严谨,形制完备;是芙蓉古村建筑中的精华之一</p> <p class="ql-block">走进“陈氏大宗”,内部景象令人叹为观止。木质结构的房梁上雕饰精美,“陈氏大宗”几个金色大字赫然映入眼帘。木制屏风后隐约可见一些家具摆设,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也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先人们的智慧与勤劳。</p> <p class="ql-block">古朴建筑群落内,游客们漫步其间,庭院宽敞,绿植点缀其中。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为这片天地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人们在这里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也享受着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宗祠中最为精美的大戏台,它向院内凸出,三面开敞临空,便于观众于三个方向看戏,戏台的屋顶为歇山顶,檐口高,翼角飞扬,木结构上有雕成神仙人物的斜撑,精美的花篮柱,覆莲式的梢子,雕工非常精美,像这样的建筑,在全国也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一座传统的中式建筑群落,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屋顶飞檐翘角,木制结构与瓦片屋顶相得益彰。庭院地面铺满鹅卵石,绿植点缀其间。远处可见红色柱子装饰的戏台,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宁静古朴。</p> <p class="ql-block">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庭院内,石板路蜿蜒曲折,绿植点缀其间。木制结构与红色灯笼相映成趣,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游客们在这里漫步,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先人们的智慧与勤劳。</p> <p class="ql-block">石墙青苔斑驳,红灯笼挂于屋檐下,小径蜿蜒通幽处。这里的一切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让人不禁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一幅绿色剪纸风格的艺术海报,背景文字“FURONG VILLAGE”醒目显示,左侧竖排大字体中文字符“芙蓉村”,右侧插画描绘乡村景象及植物图案。这里不仅是一幅海报,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从卵石铺就的主街“如意街”正门进入,迎面可见芙蓉池的全景,此处视野开阔,能一览池水与周边白墙青瓦的木质建筑群,展现古村“七星八斗”布局的和谐之美‌。</p> <p class="ql-block">芙蓉亭建于明代初期,位于池中偏东的地方,是一座两层楼阁式歇山顶的方亭,亭子飞檐翘角,空透玲珑,像是一朵盛开的芙蓉花。亭内设有美人靠,人们通过南北二条长长的石板桥进入亭内,这里成了老人们聚集闲聊的好地方,尤其是夏、秋天的晚上,村民们早早地来到这里纳凉、憩歇、聊天。</p> <p class="ql-block">一条石板小路蜿蜒穿过古朴村落,两旁绿树成荫,房屋错落有致。让人不禁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老街巷道两旁挂满鲜艳的红色灯笼,青砖灰瓦的老房子错落有致地排列开来。在阴天背景下更显宁静祥和的气息,仿佛将人们带回到千年前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条古朴的小巷铺着石板路,两旁是高大的砖墙,小溪潺潺流过,芙蓉古村墙边水线的形成主要与其独特的“七星八斗”水系设计相关,古村位于楠溪江畔,通过人工开凿水道将溪水引入村内,沿寨墙、道路和宅边分布,形成贯穿村落的水线‌。这种设计既满足生活用水需求,又兼具防火和调节小气候的功能。通过卵石砌筑的沟渠连接,使水流环绕寨墙并汇入各“斗”‌。其中“天池”(芙蓉池)是核心节点,水源经此分流至墙边水道。</p> <p class="ql-block">一条小河蜿蜒穿过村庄,两岸白墙黑瓦的老房子依水而建。河边种植着树木花卉,环境清幽自然。水面漂浮莲叶,倒映出周围景色。行人稀少,显得静谧安详。</p> <p class="ql-block">司马第大屋为清代四合院式古民居,坐落于永嘉县岩头镇芙蓉村西北角,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芙蓉村古建筑群之一,目前正在维修之中。</p> <p class="ql-block">一个石板铺成的小广场上,一座传统风格的房子静静伫立。门口上方悬挂着一块写有“耕云宗祠”的牌子,旁边摆放着两个大型圆形物品,一个是福字形状另一个是宋字形状。这里不仅是一处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老式榨油机作坊:</p> <p class="ql-block">一座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的大门,大门上方装饰着精美的雕刻图案,并悬挂着红色对联与福字,显得喜庆而庄重。两侧墙壁由石头砌成,门前地面铺满了青石板。这里的一切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在古村落中,也发现在私人家中保存完好的金床,据主人叙述是上代做官祖传下来,金床使用金箔或金粉装饰,镶金工艺手段,还有一些西洋式家俱,并且参观要付一些小錢———值得。来芙蓉古村金床,千工跋步床必须来打卡一下!</p> <p class="ql-block">芙蓉古村,有一个民俗馆,里面收藏着一张令人叹为观止的千工跋步床。这张床的造型精美,工艺复杂,简直让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这张千工跋步床是民国时期的作品,体积庞大,长7.16米,宽2.12米,高2.42米。制作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床上的雕饰内容丰富,有山水、人物、花鸟、神兽,每一个图案都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工跋步床,也叫千工床或拔步床,是中国古代江南地区的一种豪华大型床具。名字中的“千工”指的是制作这张床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通常需要千日之功,历时数年才能完成,体现了其制作的精细和奢华。</p><p class="ql-block">这种床在明清时期非常流行,特别是在江南富庶地区,是家族富有和地位显赫的象征。芙蓉古村作为一个千年宋村,文化底蕴深厚,保留有这样珍贵的古家具。</p><p class="ql-block">千工跋步床的结构复杂,造型奇特。它通常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称为“拔步”或“踏步”,是床沿前的小平台,设有雕花柱架、挂落、依栏、飘檐花罩等装饰,还有卷篷顶,形成一个小型的回廊空间。后半部为卧床主体,床面制成雕花门罩式样,床三面围有可拆卸的雕刻屏风,私密性和安全性极佳。</p> <p class="ql-block">古村中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卵石筑墙,白墙青瓦,简直就是古代建筑界的颜值担当!江南古村落的缩影。许多风俗也得以保留,古村的街道整齐有序,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悠闲惬意的慢生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芙蓉古村,古韵悠悠,建筑精美,景色如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