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月的银川,阳光明媚,书香与历史的气息在西夏区第三小学的校园里交织。5 月 14 日,银川市西夏区第三小学与银川市文物管理处隆重举行 “行走的思政课” 实践教育合作签约授牌仪式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这场跨越时空的 “牵手”,让文物保护与思政教育碰撞出别样火花,为师生们开启了一堂 “会呼吸” 的思政课。</p> 一、文物与教育的 “双向奔赴”:一场意义非凡的相遇 <p class="ql-block"> 活动在庄严的氛围中拉开帷幕。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新春、文物保护科科长保志,银川市文物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林浩,西夏区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马斌及两单位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 “文物 + 教育” 协同育人新起点。</p><p class="ql-block"> 主持人开场:“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思政课是心灵的引路人。当文物走进校园,当课堂‘行走’起来,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触手可及的文化温度。” 一席话点明活动主旨 —— 让文物成为思政教育的 “活教材”,让思政课成为浸润心灵的 “营养液”。</p> 二、签约授牌:开启 “大思政课” 育人新篇 <p class="ql-block">1. 领导致辞:共话育人初心</p><p class="ql-block"> 西夏区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思政课不能只停留在教室里,更要走进历史长河、融入文化血脉。希望通过与文物管理处的合作,让孩子们在触摸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让思政教育‘有根、有魂、有温度’。”</p><p class="ql-block"> 银川市文物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林浩则提出:“文物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我们有责任让这些‘沉默的老师’开口说话。未来将通过文物展览、实践课程、研学活动等形式,让文物资源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大思政课’建设。”</p> <p class="ql-block">2. 签约授牌:携手共筑育人阵地</p><p class="ql-block"> 在全体师生的见证下,双方负责人签署《“行走的思政课” 实践教育合作协议》,并互授牌匾 —— 西夏区第三小学成为 “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一纸协议,承载的是 “以文化人、以史育人” 的共同使命;一块牌匾,搭建的是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的合作平台。</p> 三、沉浸式课堂:让历史 “活” 在当下 <p class="ql-block"> 签约仪式后,联合主题党日活动重磅登场,一场 “行走的思政课” 正式开课!</p><p class="ql-block">1. 文物里的思政课:聆听历史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银川市文物管理处专业干部与学校教师联手打造 “双师课堂”。文物专家以西夏文物、宁夏历史遗迹为切入点,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趣味横生的互动,带领学生穿越千年:从西夏王陵的神秘符号到水洞沟遗址的远古文明,从木板雕刻的传统技艺到印章文化的历史渊源…… 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纷纷举手提问:“古人如何在木板上雕刻文字?”“这些文物是怎么保存下来的?” 课堂成为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2. 实践体验: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p><p class="ql-block"> 在木板雕刻拓印和印章打卡体验区,孩子们化身 “小小文物传承人”:手握刻刀在木板上勾勒图案,蘸取墨汁拓印出古朴的纹样;拿着定制的 “文化护照” 穿梭于各个打卡点,收集象征宁夏历史文化的印章。油墨的香气、木板的纹理、印章的凹凸,让传统文化从 “书本” 走向 “指尖”,在沉浸式体验中,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与匠心。</p> 四、未来已来:让 “行走的思政课” 走向更远 <p class="ql-block"> 当夕阳为校园披上金色的外衣,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这场 “行走的思政课”,不仅是一次签约仪式,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新 —— 它打破了课堂的边界,让思政教育从 “单向灌输” 变为 “双向互动”,从 “理论说教” 转为 “实践体验”。</p><p class="ql-block"> 正如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新春所说:“今天的签约是起点,不是终点。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打造更多‘行走的课堂’‘沉浸式的体验’,让历史文化真正成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精神养分。”</p> <p class="ql-block"> 当文物的 “前世” 遇见教育的 “今生”,当思政课从 “三尺讲台” 走向 “广阔天地”,我们相信:每一次对历史的触摸,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文化的传承,都是一次梦想的播种。期待西夏区第三小学与银川市文物管理处携手同行,让 “行走的思政课” 越走越远,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绚烂的时代之花!</p> <p class="ql-block">编辑:任 梦 瑶</p><p class="ql-block">初审:杨 洋</p><p class="ql-block">终审:马 斌</p>